中药饮片供应商新荷花三启IPO:经营性现金流为负

港交所官网显示,4月3日,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荷花”)递交招股书,启动其港股IPO进程。

新荷花是一家中药饮片产品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川贝母、麦冬、法半夏、炒酸枣仁和姜半夏。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的数据,2023年,国内前五大中药饮片市场参与者的市场份额合计为2.7%,新荷花所占市场份额为0.4%,位居第二。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新荷花营收分别约7.8亿元、11.46亿元、12.49亿元,利润分别约7739.5万元、1.04亿元、8911.2万元。但报告期内,新荷花的毛利率逐年下降,并在2024年出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出。

新荷花成立于2001年,此前其曾于2011年、2020年冲刺创业板上市,均已撤回申请收场。在首次IPO期间,新荷花还曾遭到关于其“业绩造假”的举报,公司后于第二次IPO问询中予以否认。不过也就在答复完首轮问询一个月后,新荷花再次撤回上市申请。

此次转道港股,是基于哪些考量作出的决定?公司第二次IPO未果的原因又是什么?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致函致电新荷花方面。4月7日,新荷花方面表示:“暂不接受采访。”

毛利率逐年下滑

招股书显示,自成立以来,新荷花的业务重心主要放在中药饮片上,供应毒性饮片、普通饮片产品,主要销往医院及医疗机构、医疗贸易公司、药店、制药公司。新荷花业务主要集中在四川省,范围覆盖全国超过30个省。

2022年—2024年,新荷花的收入源于销售超过770个品类及4900种规格的饮片产品。报告期内,毒性饮片销售收入占比在13.8%—16.8%之间,普通饮片收入占比保持83%以上。近三年,毒性饮片法半夏、姜半夏以及普通饮片川贝母、麦冬、炒酸枣仁、当归和黄连对公司收入贡献显著。2022年—2024年,公司前五大产品(川贝母、麦冬、法半夏、炒酸枣仁、姜半夏)合计销售额占比分别为32.7%、31.3%及26.5%。

报告期内,新荷花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21.1%持续降至2024年的17.1%。新荷花方面对此解释称,主要是公司向医疗贸易公司及药店的销售占比有所增加,但由于市场竞争,这类客户的利润率通常较低。与此同时,公司毛利率受到若干主要品种原材料成本的影响。

记者注意到,新荷花亦在前次IPO提及公司面临产品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彼时,新荷花主营业务毛利率还能维持25%以上(2017年—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期间)。

从最新一次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新荷花毛利率在2023年及2024年出现下降主要是麦冬、法半夏、姜半夏及川贝母粉的毛利率出现下滑,原因是这些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上涨,对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造成压力。

新荷花的主要原材料为中药材、辅料及包装材料。2022年—2024年,公司原材料成本分别约5.72亿元、8.81亿元、9.74亿元,分别占各期总收入的73.3%、76.9%、78%。

存货、应收账款规模增加

对比前次IPO,新荷花的经营性现金流量状况出现恶化。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新荷花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净额分别约2768.8万元、7485.3万元、-46.7万元。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9月,新荷花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虽波动幅度较大,但均为正数。

新荷花方面表示,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产生净流出46.7万元主要是由于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增加、存货增加。“我们于2024年产生净经营现金流出,在可预见的未来,情况可能依旧如此,因此我们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

2022年—2024年,新荷花贸易应收账款分别约4.07亿元、5.08亿元、5.66亿元,这些款项主要包括来自中医院客户的未结清款。报告期内,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的周转天数分别为155天、145天及155天。

新荷花方面在招股书中表示,贸易应收款的增加使公司面临更大的信用风险,若未能收回全部贸易应收款项,将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报告期内,新荷花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发生的减值亏损分别约594.3万元、760.6万元、1119.9万元。

新荷花的减值亏损还来源于存货。报告期内,公司存货主要包括制成品、原材料、在制品及在途货品,2022年—2024年发生减值亏损分别约594.1万元、636.9万元、605.8万元。

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新荷花的存货从2022年年末的1.62亿元增至2023年的2.19亿元,并进一步增加11.2%至2024年年末的2.43亿元,新荷花方面称主要是由于公司策略性地提高库存水平以应对预期销售增长。2024年,新荷花的存货周转天数有所增加(至81天),主要是由于公司根据原材料成本调整采购节奏,导致原材料存货增加。

2022年—2024年,新荷花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2.4%、23.4%、23.2%,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56.4%、54%、53.2%。

上一篇:重磅官宣:分众传媒拟收购新潮传媒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