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加入海外退市潮,周鸿祎:现在的80亿美元市值太低

201106100946491d8a7.jpg

  6月17日晚,奇虎360公司(NYSE:QIHU)董事长周鸿祎发内部邮件称,经过360总裁齐向东和自己的“审慎思考”,决定启动360私有化计划。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认为,360目前80亿美元的市值,并未充分体现360的公司价值。”周鸿祎称。

  360此番加入到海外退市大潮,估计会和其它退市的很多中概股一样,将目标指向目前火热的A股市场。360方面对澎湃新闻表示,未来是否回归A股上市,目前无法给出明确答复。

  据不完全统计,从4月至今短短两个月内,已经有10家中概股收到私有化邀约,包括如家、博纳影业、人人、易居中国、世纪互联、中国手游、淘米、久邦数码、学大教育、世纪佳缘等。

  奇虎360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其201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3.84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第一季度净利润为5300万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4910万美元,上一季度为7680万美元。财报发布后,360股价当日下跌8.87%,市值蒸发6.671亿美元。

  有分析师称,360股价意外暴跌,是其增长危机的体现。早前360发布了“奇酷”手机品牌,但在这个已经接近饱和的手机市场,各方厮杀惨烈,不得不说360现在进入手机市场已经为时已晚,此外,早些时候360杀毒软件被世界三大杀软测试机构取消了所有认证,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其股价产生了不利影响。

  “很多人看到了私有化回归的机会,但是企业本身还是要冷静。”6月17日,金杜律师事务所一名律师表示“退市需要代价巨大,无论是财力和劳力。但是,国内市场是否能够持续火热?新三板市场是否可以持续?这是一种平衡,也是一种赌博。”

  以下是周鸿祎邮件全文

  今天将是360历史中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为了360未来更好的发展,老齐和我经过审慎思考,决定启动360私有化战略计划。这是在反复考虑当前全球及中国资本市场环境后做出的主动战略选择。

  从2005年创业至今,作为互联网免费安全的首倡者和颠覆式创新者,360经历了持续跨越式的发展,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的领军人物。2011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后,360更是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力量,保持了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在安全卫士、浏览器、手机卫士等安全产品占据中国市场绝对份额的同时,我们进军搜索和移动应用分发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并将业务拓展至游戏、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这些发展,离不开国际资本市场的支持,360人也秉持感恩之心,以我们特有的奋斗精神,持续创新,以高速的业绩增长回报了国际资本市场。然而,我们当中的很多人认为,360目前80亿美元的市值,并未充分体现360的公司价值。

  私有化是我们在反复考虑当前全球及中国资本市场环境后的审慎决定,更是加速业务全面升级、拓展业务发展空间的重要一步。今天的360是无可争议的互联网领军企业,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当中,我们在市场占有率、用户规模、财务表现方面都名列前茅。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360旗下PC和手机产品的月活跃用户总计超过12亿;我们2014年营业收入折合人民币超过86亿元,净利润超过21亿元。2014年底公司总资产达206亿元,现金超过100亿元,财务总体非常健康。凭借360现有的出色表现和能力,我们有充分的自主权做出选择,我们相信私有化是实现360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360的私有化不仅是资本操作,更是360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助力。在360的历史上,我们历经风雨,从首倡互联网免费安全到3Q大战,从纽交所上市到搜索业务市场开拓,在每次机遇和挑战面前,360人众志成城、坚韧不拔,才使360能够愈战愈勇,日益强大。对于目前正在进行全面战略升级的360,私有化及后续运作必将为公司跨越式发展注入巨大的推动力,同时为充满激情的360人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舞台。不管资本市场如何变化,360将秉持初心,为中国数以亿计的用户持续创造价值,机遇属于坚持梦想、勇往直前的360同仁们。

  以上,与各位同仁共勉。

  奇虎360董事长CEO

  周鸿祎

  2015年6月17日

上一篇:2015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公司百强
下一篇:马云“代言人”参与熊猫金控定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