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香港售南商 仅获中国信达申请

1378114972836266.jpg

  中国董事局网,8月27日消息,据财华社报道,中银香港(02388-HK)公布,公司就通过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北金所)进场交易方 式出售南洋商业银行100%股权作进一步公布,截至本周二(25日)下午5时正,即提交申请文件截止时间,北金所已收到一份参与进场交易流程的申请文件,申请人为信达金融控股,该公司由中国信达(01359-HK)间接全资拥有。

  中银香港为什么要卖掉南洋商业银行?

  为避免中国区业务重叠,中国银行(601988)(香港)有限公司(下称中银香港)(02388.HK)正以680亿港元的价格将南洋商业银行(NCB)100%股权整体挂牌转让。据路 透社报道,中国信达、越秀集团、中国人寿(601628)、新华保险(601336)及华润集团有望参与该笔股权竞购。

  诞生于1949年的南洋商业银行根植于香港本土,并一直积极拓展内地市场。目前,该行在香港各区设有42家分行,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6个内地城市设有分支网络,以离岸业务为主。

  对于该笔股权转让的原因,新闻记者获悉,受制于外资行苛刻的审批要求及存贷比限制,南洋商业银行在内地的发展颇为不顺。

  “我们希望早点被卖,现在沾不到中银的光,卖了才有发展。”南洋商业银行某中层对新闻记者表示,“我们准入的审批条件也严格,不够灵活,加上本身规模又小,很难找到那么多客户,指标很难完成。

  另一方面,股东中银香港在内地业务扩张速度同样有限。“中银在内地自己都吃不饱,没有蛋糕可以分给我们。”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新闻记者获悉,未来易主后的南洋商业银行将保障员工两年内的利益。“也就是两年内不会随便炒掉员工。”

  相比南洋商业银行430亿港元的资产评估价格,680亿港元的挂牌价存在60%的溢价幅度。数据显示,2014年南洋商业银行税后利润为27.51亿港元,净资产为349亿港元,24.72倍PE、1.95倍PB。相对于目前中国银行2015年上半年8.6倍PE、1.25倍PB,以及中银香港2015年上半年14倍PE、1.88倍PB,都有明显溢价。

  对此,中银香港方面给出了三个理由,一方面因为该笔资产为控股权100%转让,有控股权的溢价,另一方面出于香港本地银行牌照稀缺性的考量,最后的原因在于买家协同性的溢价,如各地的业务牌照、利用网点的分销渠道等带来的业务协同性溢价。

  据路透社消息,华润集团也加入了对南洋商业银行的竞购。在此之前,中银香港选出的竞标者包括中国信达、创兴银行的母公司越秀集团,以及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

  潜在买家之一中国信达是国内第一家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于2013年12月在香港上市,是四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率先上市的机构。

  路透社报道,该公司一直对收购银行报以极大的兴趣。和它的竞争对手华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不同,信达尚未对银行控股,控股银行将帮助中国信达以更为廉价的资金收购不良贷款。

  某券商研究部总裁对新闻记者表示,南洋商业银行对中银香港的业务帮助有限,但对于中国信达来说,一家在香港和内地都持牌照的银行对其帮助很大。

  相较于华融资管,信达对南洋商业银行的“渴望”更强。“华融资管拥有的银行华融湘江银行是区域性银行,内地网点较少,业务量也很小。而南洋商业银行是一家私人银行,在行业内尽管各方面业务不算突出,但牌照很齐全。”上述人士表示。

  信达资产方面表示,或将在下月公布的半年报中透露是否收购南洋商业银行股权。中银香港、华润集团均表示不予置评。

上一篇:联想华为苏宁 列民企500强前三
下一篇:天津港董事长被立案侦查 副董事长暂代职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