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煤集团分流10万人自救:吨煤成本职工薪酬占一半

20140710022045_43005.jpg

  市场疲软行业普遍亏损 或引其他煤企跟进

  在行业寒冬的背景下,煤企正在加强自救。日前,东北地区最大的煤炭企业——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龙煤集团”)在机关全体员工大会上宣布,成立公司总部人力资源创业培训中心,执行集团安置分流人员和鼓励职工创业闯市场相关政策,要求全面完成3个月分流10万人目标。

  分流10万人实现“止血”

  龙煤集团董事长王智奎表示,要尽快完成3个月分流10万人的目标,通过分流人员、压缩工资成本实现企业现金流“止血”。同时,变卖非煤产业、清收应收账款以补充企业现金流。

  据了解,龙煤集团是我国东北最大的煤炭企业,2004年由黑龙江省的鸡西、七台河、鹤岗、双鸭山四大国有重点煤矿联合组建,煤炭产量约占黑龙江省的一半,多年保持年产煤炭5000万吨以上。2012年以来,煤炭行业进入全面下行阶段,需求不足,价格下降,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企业陷入困境。

  数据显示,龙煤集团2011年尚净赚8亿元,2012年则净亏8亿元,2013年净亏损扩大到23亿元,2014年亏损接近60亿元。日前,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主持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动龙煤集团脱困发展工作。陆昊指出,龙煤集团今年前8个月同比减亏11亿多元。但各项工作措施与龙煤集团面临的挑战和脱困任务相比,工作力度还有明显差距。

  厦门大学[微博]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在行业寒冬时,确实有过一些国企进行分流、裁员,但规模都比较小。这次龙煤集团分流10万人的计划前所未有,但这并不是裁员,而是通过培训、分配、鼓励创业等手段来实现再就业,最终达到企业自救的目的。

  人员成本包袱沉重

  记者发现,龙煤集团深陷困境,除了行业本身不景气外,人员成本包袱沉重也是重要原因。

  据了解,龙煤集团拥有24万在职职工、18万离退休职工,而中煤协发布的数据显示,龙煤集团2014年煤炭产量为4905万吨,在国内煤炭企业中排名第17位,产量仅为煤炭龙头企业神华的10%左右,而在职职工却有24万人,高于神华的在册员工21.4万。

  国家发改委振兴司副司长周建平曾以龙煤集团举例东北亟须解决的“企业办社会”问题:该集团有近25万人,每年产煤5000多万吨,人均约250吨;而全国煤炭行业平均水平是人均产煤500-600吨。

  一位专家表示,龙煤在职及离退休员工负担较重,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对盈利能力也造成了负面影响。煤炭开采成本之所以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人力成本,龙煤集团的吨煤成本中职工薪酬几乎占了一半。

  其他煤企或跟进

  “人力负担压垮企业并不仅仅只是龙煤集团面临的问题,目前不少老牌国有煤炭企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像同煤、中煤也存在着人力负担压力,只不过没有龙煤严重而已。”安迅思煤炭行业分析师邓舜说。

  林伯强指出,我国国内较大的煤炭企业基本都是国企,虽然目前行业不景气,压缩业务、裁员是公司降低成本的常用手段,但是由于裁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国企一般通过消减福利、降薪也能降低成本,而非裁员、分流。

  今年5月29日,最赚钱煤企中国神华宣布,2015年会按全员工资总额的10%下调员工的薪酬总额度。国内老牌煤企同煤3月也集体降薪,普通职工工资降低了400元左右,科长级别降薪500元左右,处长级别降薪从1000-1300元不等。

  据了解,在今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调研的85家煤炭企业中,有40家煤炭企业存在缓发和拖欠职工工资问题;个别企业还大量拖欠应缴纳社会养老、医疗保险费用。拖欠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款的数额也在大幅增加。

  在邓舜看来,由于煤炭行业不景气还在延续,单纯的降薪已经很难保证企业渡过寒冬,分流、裁员可能会成为越来越多煤炭企业的选择。

上一篇:有利网“分家”完毕 原CEO刘雁南“出局”
下一篇:海欣食品3天换手达239% 谁会接最后一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