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跑出来5000名创业大军 保留原职

1423729909989.jpg

  11月6日,中国电信在上海创新孵化基地举办第二届“i创”黑马大赛,近160个项目中有六个项目获得冠、亚、季军。

  中国电信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自从2012年3月搭建创新孵化平台以来,公司已经有5000名员工响应号召出来创业。

  根据中国电信的政策,员工有创业意愿的,公司提供支持并为员工保留原工作岗位。这一政策让原本捧着“铁饭碗”的员工走出来创业。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电信共有45万员工。

  “现在这一政策依然没有变,如果创业失败或者不愿意创业,还是可以回到原来的岗位上。”中国电信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

  时至今日,在与互联网企业在博弈中,电信运营商已经被认为落败沦为管道,而互联网企业在运营商铺设的管道上赚大钱。

  但运营商并不想就此束手就擒。

  电信运营商之所以落败主要是体制问题,国企本身的体制僵硬,没有创业的土壤,诞生不了优秀的产品。

  10月31日,中移动宣布旗下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拿到营业执照,该公司主要开展互联网业务。

  中国电信行动则比中移动要早。2011年,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就提出未来中国电信的三个定位,分别是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

  随后中国电信在北京和上海成立创新孵化基地,天翼创投基金也随即注册成立,是央企最早的孵化平台之一。

  “我原本是中国电信服务创业人员的,但在服务他们过程中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随后就决定出来创业了。我现在的项目也是跟中国电信的业务有关系,这个项目如果成功了,对中国电信会更好,自己的作用也会更大,所以没有什么纠结就出来了。”一位年轻女创业者对记者表示。

  确实,中国电信员工出来创业比社会创业者条件要优厚很多,背靠中国电信这棵大树,项目还会得到孵化平台的辅导和帮助,项目好更可以获得进一步投资,即便最后没成还能回到中国电信上班。

  中国电信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今年10月份,创新孵化平台共征集了1500个项目,其中162个项目(含4个社会项目)成功入孵,17个项目实现了公司化运作,投资总额近5000万元;其中四个项目获得了社会投资机构的认可,引入了外部资本。

  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成立,很多人说这是要对抗BAT。这种对抗心思可能在几年前确实有,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下,运营商的创新已经不只盯着BAT,而是培养自己的生态。

  当年中国移动飞信被微信推出逐渐被人遗忘,中国电信和网易联手开发的易信也被边缘化,互联网赢家通吃,运营商这一点正面对抗互联网企业胜算很低。

上一篇:网易移动总经理徐诗离职 或因与李黎矛盾加大
下一篇:去哪儿网遭大量做空 投资者开始怀疑管理团队忠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