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财富王福星:正确的投资需要做对三件事
过去二十年间经济高速发展,随之也带来财富的快速积累。海外研究显示,一个人41%的资产是来自于有效的投资。然而如何在分散风险的前提下获取更多资产类别的收益,仍不为大多数国内投资人所知,这也成为中国财富管理机构实践和突破的关键点。
宜信财富董事总经理王福星10月31日在“2017中经财富管理高峰论坛”上演讲时指出,正确的投资需要做好三件事:第一,要从短期投资变成长期投资。第二,要从以前追求的保守收益慢慢要转变成日常的权益类投资。第三,要从单一投资转向全球范围内的跨类别资产配置
王福星本人曾在美国有多年管理对冲基金经验,也常年与“风险”打交道。他在加州经历过互联网泡沫,在纽约经历过2008年的经济危机。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涨到5000点以上,随之泡沫破裂危机蔓延。“那个时候搜狐、网易跌到几毛钱,大批互联网公司倒闭。”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出现,彼时王福星正在纽约瑞士银行财富管理部,危机爆发后很多同业都离开了。
但这些危机在中国投资人眼中却十分遥远。在王福星看来,这是由于“过去十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许多投资风险被掩盖了,导致客户对风险认知很低,认为可以找到很多无风险高回报的资产。”但他认为,任何国家在经济转型的时候各种风险都会急剧爆发,“目前,国内经济进入转型期,从去年开始,很多地方出现短期债务违约,风险开始爆发,表面看来低风险高收益的产品不再存在。”
统计数据显示,从1957年到2016年,几乎每一年都有两到三次“黑天鹅”事件,甚至已经不属于小概率事件,市场风险、投资风险无处不在,全球范围内的单一资本市场都越来越难以预测。王福星认为,在这种环境下,要做到持续、稳定的投资,就要做好跨区域、跨资产类别的配置,甚至要超配另类资产。
宜信创始人唐宁近年来多次强调宜信财富管理实践中的“资产配置黄金三原则”——跨地域国别,跨资产类别,超配另类资产。在宜信看来,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最重要的事就是资产配置,它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在未来10年、20年帮助理财者,通过科学、长效、稳健、均衡的资产配置,生成高质量的资产组合。
宜信财富在今年二月发布《2017年资产配置策略指引》中给出的年度资产配置建议是:最佳资产配置比例为现金和国内固定收益30%以内;资本市场20%;房地产20%;私募股权20%-30%;海外私募信贷5%-10%;保险保障5%-10%;增持私募股权、资本市场、房地产、保险保障类资产;初步配置海外私募信贷类资产;优化固收类资产。
王福星从多个统计结果中总结发现,高质量资产组合的回报远远高于单一性的投资。在他看来,对中国当下的财富管理机构而言,关键在于如何将投资者从不正确的投资理念纠正过来,回到正确轨道。“对于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今后的投资一定要秉承三个原则:第一,要从短期投资变成长期投资。第二,要从以前追求的保守收益,慢慢要转变成日常的权益类投资。第三,要从单一投资转向全球范围内的跨类别资产配置”。
据悉,“2017中经财富管理高峰论坛”由《中国经营报》社、中国社科院以及中经新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主题为“新财富时代 变革创新繁荣”。
下一篇:刘强东协调推进人大附中落户北京亦庄:穷尽所有可能予以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