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静宇:华西只是个例

凭借“农村第一高楼”和众星云集的50周年村庆,华西村再一次走进全球媒体的视野。尽管华西村一次次成为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学习样板,但华西人和专家均认同,华西并不代表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方面。

  四大资本

  长期研究华西村和吴仁宝的江苏省委党校教授、江苏小康与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冯治认为,华西村的发展是综合运用了多个力量来推动的,这些因素,除了经济,还有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

  所谓政治资本,就是加强农村党组织的作用和村民自治。“长期以来,一些农村党组织存在软、懒、散的特点。而在这一方面,华西村无疑做得最好。”冯治说,在这一点上,吴仁宝就是一个榜样。吴仁宝提出,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奖金。华西村整套党委班子也深受其影响。“文化资本,就是要加强农民精神文明建设,对农民进行技术教育。”冯治说,比如华西村细化到培训农民怎么吃自助餐;为了推行文化教育,华西村成立了国内唯一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和华西特色艺术团。

  在冯治看来,社会资本,是指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致富的能量和动力,讲信誉、培育诚信机制。“比如说前些年华西钢铁为什么在钢铁行业利润下降的时候还能赚那么多,是因为他们品质和信誉好。同时注重节约成本。”

  不代表方向

  但冯治认为,学习华西村“不能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要学华西的内核”。“我老早讲了,来看华西,不是看我们这个村子。”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说,“华西的经验,关键在于实事求是。”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党国英认为,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但华西村无法代表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方向,不可能所有农村都会这样的。“新农村建设从大的视野看,的确是要大量农民离开农村,留下的农民越来越少,越来越专业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人均耕地少,已基本实现了工商业化,乡村城市化模式较为符合实际,而当地农民也基本脱离农业,并不反对住高楼大厦,但要看这大楼盖在什么地方。”党国英认为,在华西村建摩天大楼没有其他问题,或只是管理投资的选择问题,华西村的地理环境毕竟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党国英同时认为,华西村早已不是村庄了,而是一个新型小城市。区分城市和农村的标准应该是产业结构,农村是以务农为主的农民所生活的地方,城市是非农产业聚集的地方,目前华西村的经济以工业、三产为主,农业占总GDP的比重大概不到1%。“华西村走的是一条农村工业化道路,那么是不是全国都要走农村工业化的道路?山东的王乐义搞大棚蔬菜,不一样能致富吗?关键还是在于结合当地实际。”华西村党委副书记程先敏如是说。

上一篇:王琳:以立法草案公开撬动立法民主化
下一篇:鬼今:西方性想象里的“中国”腔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