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金融国资委或在十八大破题

  国家金融工作会议已于1月7日落幕,然而一直被市场热议的金融国资委并没有被明确提出,有关建立金融国资委的方案是就此夭折还是要从长计议。


  1月7日,第四次国家金融工作会议落下帷幕,温总理在会上提出了今后五年金融改革的方向,然而之前一直被人们热议的金融国资委并未被明确提出。


  早在2011年年底就有媒体爆料,有关设立金融国资委的草案已经通过了国务院的审批,国家金融工作会议并未就此点题,让人们对金融国资委的未来多了一份疑惑。


  不意味着夭折


  在我国,国有金融资产的管理,一直处于多头治理的管理模式,财政部、汇金、央行等均有介入。


  2007年财政部曾提案,要仿照国资委的形式成立金融国资委,建造一个管人、管事、管资产、具有行政色彩的监管平台,提案将汇金公司及其旗下的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都纳入其中。


  此消息一出,各种反对的声音纷至沓来。业界普遍担心金融市场又走回行政化的老路。


  近年来,由于银行、证券、信托等金融领域资产规模高速增长,国有金融资产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因此,关于成立金融国资委的呼声也一直没有中断。


  此次金融会议召开前夕,金融国资委再次成为市场的焦点。


  有媒体报道,财政部牵头的“金融国资委”组建草案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准,而草案中将“金融国资委”确立为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与国资委并列。更有媒体言之凿凿,指出将由财政部副部长李勇担任金融国资委的首届主任。


  “此次国家金融工作会议并没有指明建立金融国资委,并不意味着建立金融国资委的想法就此夭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者分析,“目前来看,中央成立金融国资委的态度还是比较明确的,财政部在适当的时候还会旧话重提。”


  背后的争议


  对于行政化的恐惧或许是金融国资委的构想迟迟不能成行的重要原因,很多人都愿意把它与国资委进行比较。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一直反对成立金融国资委,他直言:“目前国资委行政管理的成分要多一些,对央企指手画脚,动不动就召集开会、发文、作政策指导,而央企都有自己的公司治理结构,政府在管理企业时应该低调一点。”


  “鉴于国资委目前的现状,不应当成立金融国资委。”郭田勇说,“金融国资委对国家控股的金融机构的管理会加强,金融领域的央企是不会欢迎这样一个行政管理者出现的;再者,应该让所有的企业在同一个游戏规则之下竞争,如果在国有的金融机构之上添加一个管理者,将会使民营金融机构面临不公平的游戏规则。”


  针对质疑,曾经参与起草国有资产法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不能说实业领域的国资委没做好就否认金融国资委成立的必要。金融国资委的设立与国资委改革这二者是可以同步进行的。”


  等待政策信号


  郭田勇并不看好金融国资委这一实验性构想。


  即便是在赞成成立金融国资委的阵营中,也存在不同的声音。在财政部的方案中,金融国资委具有强大的行政监管职能;而一直倡导建立金融国资委的李曙光则一再强调金融国资委仅仅扮演“出资人”角色,并没有监管职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则认为,国有金融资产应当从商业性金融机构里全面退出,着力去办政策性银行。


  “如果有关金融国资委的定位与必要性的争议不能解决,其命运便无法确定。但是本次国家金融工作会议仅是对金融改革做一些大方向上的把握,对于建立金融国资委还需等待方案的进一步成熟。”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李曙光对法治周末记者透露:“目前金融国资委的提法已比2007年成熟很多。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各国都开始了金融监管的改革,我国改革应紧随其后。同时,我国的金融领域当前所进行的结构性调整也将有利于降低风险。此外,这几年,我国在处理一些金融案件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也使得成立金融国资委日渐成熟。从以上三点看来,通过建立金融国资委来明确金融领域国有资产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可谓正当其时。”


  “但是其设立与否还是要看领导的决心。虽然这次的国家金融工作会议没有提出相关议题,鉴于国资委的成立是在十六大上通过,今年将要召开的十八大还是值得期待的。”李曙光说。

上一篇:陈少强:金融国资委可能会是一个大部制管理方式
下一篇:史玉柱:证监会规范上市公司分红或让股市迎来春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