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友林:创新型企业家的历史使命

  创新型企业家的历史使命

  纵观历史,我们发现,人是一个价值导向的高级生命体,他们中的精英分子(我们选择积极地正面的那一类)一旦确定明确的奋斗目标,就会全力以赴达成目标,经由这样的过程,人的品质得到提升,价值得以实现。正因为如此,人类显得无比伟大和高尚。鉴于此,善于整合的企业家就要将人的这一高尚品质发挥到极致,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社会,提升人的品质和价值。在这里,谈四个相互关联的问题,请大家指正。

  第一个问题:政府干什么?

  政府的最高使命是让所有的资源都产生价值,都能够定值。为此,政府必须给创造性人才创造如下环境:

  ——交易的自由,前提是要落实财产权;

  ——迁徙的自由,前提是废除一切有碍于迁徙的陈旧制度;

  ——创业的自由,前提是全方位开放资本市场,对内对外都要开放;

  ——言论的自由,前提是大家都知道的。等等。

  政府必须为个人的自由提供保障,除此之外,政府不要干预经济活动。

  第二个问题:企业和企业家干什么?

  企业最神圣的使命是让所有资源的价值增值。能够达成价值增值的企业就是成功的企业,否则,都是失败的。为此,企业要做到:

  ——有效整合资源,创造交易价值;

  ——实施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提供新的资产增值;

  ——实施制度创新,让人才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发挥人的创造性。

  ——取得定价权,这是最高层次的经营,相当于做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认为价值中国目前就在做这方面的工作,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也非常具有挑战性。

  第三个问题:经验数据——价值增值的速度

  1、给局部有形资产定值之后的效果

  ——给(城市和城市外围地区的)土地定值:按照8%的复合增长率,30年增值10倍。深圳和其他城市已经证明这一点。差别在于复合增长率不同,高的达到15%,最低的也有8%。这是过去33年改革做的事情,现在还在延续。但是,城市的操作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2、延伸:给所有土地、宅基地和农民房、林地、养殖水面一个初始价值

  ——给全国所有土地和房产发证,尤其是农民的土地、宅基地和农民房、林地、养殖水面一个初始价值:按照19亿亩可耕地、3亿亩可开垦地、3亿户农民房和宅基地,以及林地和养殖水面,现在的价值大约140万亿元(按照现在的汇率合21.9万亿美元,折算方式下同)。这是将死资产变成活资产。

  假设这些资产能够以8%的复合增长率增值,则有:

  10年增值2.16倍。上述资产的十年期终值为302.4万亿元。合47万亿美元。

  20年增值4.66倍。上述资产的十年期终值为652.4万亿元。合102万亿美元。

  30年增值10倍。上述资产的十年期终值为1400万亿元。合219万亿美元。(到2010年底,全世界的财产只有200万亿美元)

  大家看一看,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多么富有!这还只是我们的有关政府部门给资产发一个红本(仅仅是一张小纸片),所带来的效果——盘活死资产。

  但是,如果没有这份产权证书,一切的交易、抵押、质押、担保行为都无法进行,整个社会的金融就是一潭死水。现在的农村金融就是这样,农村金融搞不活,不仅关系到农民,还影响到全社会的生产和消费,所以,政府应该在落实农民的产权方面有所作为,不能无所作为。今天这个话题只能点到为止。

  本文为作者于2011年12月17日在“价值中国会”成立筹备会上的发言提纲中的主要内容。

上一篇:郑友林:财产权与公民社会
下一篇:郑友林:资本主义已经走向崩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