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冬:企业修炼09—企业管理的七阶天梯
当一个社会的公民普遍不是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而是用武力来解决问题,预示着社会已经在最底线运行,其结果是惨烈的,其成本是高昂的,因为你死我活,付出生命才能解决问题。
就像人按修行水平可以分为恶人—庸人—凡人—贤人—圣人—至人—真人七个层次一样,社会管理水平应该也可分成七个层次。现代人老是舍本逐末,用自己某个阶段的个人认知水平来对事物分类,显得险隘而又短视。好在擅长灵性思维和整体思维的老祖宗对我们的世界有了通体的认识,拿来就可用啦!
老子对世界的认识深刻而又通达,讲了几句对认知现今社会很受用的话:“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而后法,失法而后兵。”(后两句是我加上去的)。失字可做流字解。道流而为德,德流而为仁,仁流而为义,义流而为礼,礼流而为法,法流而为兵。道规如路谓之道,道得于心谓之德,施之于人谓之仁,裁之合宜谓之义,制之规范谓之礼,危之刑罚谓之法,动之武力谓之兵。
道--德--仁--义--礼--法--兵,七个层次,由道而流为德,为仁,为义,为礼,为法,为兵。道为首法,兵为末法,道贯穿终始,直至于兵。兵虽为末法,其中有道,依道循之,复归于道。老子擅道擅德,孔子擅仁,孟子擅义,荀子擅礼,韩非子擅法,孙子擅兵。从其治国方略可知其治理手法的高低优劣。
社会管理从高到低有七个层次:第一层用道治国(三皇五帝),第二层用德治国(夏商两周),第三层用仁治国(春秋强汉),第四层用义治国(三国魏晋),第五层用礼治国(盛唐两宋),第六层用法治国(暴秦悍元),第七层用兵治国(战国民初)。
但观现时之世道,确是官方用武力强拆,是为用兵,民间用武力相戕,也为用兵。此已为社会管理之底线,非得要置之死地而后生,要救世只能立足于兵,同时循之以道,逆向追求,复归于道。由兵治而法治,由法治而礼治,由礼治而义治,由义治而仁治,由仁治而德治,由德治而道归。现今重庆的严刑苛法重典打黑扫黄、铁腕治理食品安全,同时辅以唱红歌写红句就是行走循道用兵,复归于道的正确大路上!虽有瑕疵,比不作为者好之千倍、万倍!
企业管理大抵如是,最开始的企业靠老板本性管理,甚至强制劳动,打骂员工,是扎扎实实的兵治(兵性管理),慢慢的企业喜欢搞些ISO9000类的国际标准,是为硬性的法治(法性管理),后来做些人力资源六大模块的制度是为软性的法治。现在又在推行些个企业教练式管理和企业文化,是为礼治(礼性管理),再后来又是国学管理,即是义治(义性管理)和些许的仁治(仁性管理),而德治(德性管理)和道治(道性管理),确是现在的企业远远难以企及的。
没有清醒的头脑,很多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的企业到底是哪个层次的管理水平?更有甚者,前面的管理体系还没有梳理清楚,又加上后面更高端的管理体系,象是一团乱麻,越理越乱,以至于心乱如麻,脑袋也被搅成一团浆糊,稀里糊涂的管理,莫名其妙的赚钱!管理凭的是胆识、经验和运气,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架构,没有自己的运作流程,抄袭个西方模式,嫁接个外来标准,就是自己的体系!其实瞎掰!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企业还没尽天年,在幼时就夭折啦!惜哉!痛哉!
企业管理的七阶天梯:
第七阶—道性管理
第六阶—德性管理
第五阶—仁性管理
第四阶—义性管理
第三阶—礼性管理
第二阶—法性管理
第一阶—兵性管理
你属于哪个阶段?
作为企业管理者必定要清晰的认清现在的企业行走在哪个阶梯?每个阶梯有什么特点?每个阶段如何应对?企业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唯此才能称为企业家,称为管理家,称为有道德的人!
于此话题,欢迎来电,来Q论道!
下一篇:咏冬:儒道释的修学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