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中国股市难以以股养老

职业投资者 独立财经撰稿人皮海洲(图片来源:和讯网)
随着《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发布,“以房养老”几乎遭到了全社会的吐槽。实际上,在老人有房可供养老,甚至有多套房可供养老的情况下,如何养老还真不是政府部门该操心的事情。并且从中国家庭传统的伦理道德来说,家业通常都是留给后人的。只有那些没有后人的家庭才会考虑“以房养老”。而将这种没有后人的家庭才会考虑的“以房养老”政策拿出来向社会推广,这不是诅咒全国人民么?
而就在国人吐槽“以房养老”的时候,有证券市场人士借题发挥,提出“以股养老”,建议国人通过购买股票来养老,并表示,以股养老,10年翻百倍不是梦。
养老问题确实是当今中国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课题。也正因为解决这个问题很迫切,所以这才有了“以房养老”这种怪胎的出现。但“以股养老”较之于“以房养老”来说更加不靠谱。毕竟如果仅以养老而论,“以房养老”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养老问题的。但如果是“以股养老”,老百姓用于养老的资金怕是要打水漂了。因此,市场人士不应该用“以股养老”来忽悠国人,“以股养老”对于当下的国人来说是不负责任的说法。
目前的中国股市是不适合“以股养老”的。毕竟目前的中国股市总体上还是一个圈钱市,还是一个重视融资而轻视投资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投资者不仅不能取得必要的投资回报,而且投资者的利益也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各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股市里发生。也正因如此,中国股市诞生了“721定律”。即十人炒股七人亏损两人持平一人盈利。投资者的亏损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几乎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以股养老”的结果,基本上就是导致投资者的本金越来越少,最终全部打了水漂。特别是投资者一旦遇上所持股票退市,投资者的资金就真的要打水漂了。届时投资者就真的人还在,钱没了,养老成了大问题。
当然,中国股市里确实有成长的企业,这是可以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股市里真正成长的企业太少,相反各种平庸的公司太多。虽然业内人士鼓励投资者去寻找“可口可乐第二”、“百度第二”、“深发展第二”、“深万科第二”、“苏宁电器第二”、“腾讯第二”!但问题是这些“第二”在哪里。实际上,可口可乐、百度、腾讯本身就不是A股上市公司。至于深发展、深万科、苏宁电器,谁又真的能够持有其流通股10年不动?实际上也只有在事后,人们才发现深万科、苏宁电器等公司原来真的不错,而在事前恐怕无人知晓这些股票原来是可以作为养老用的。要不就让提倡“以股养老”的业内人士们指点指点,持有哪些股票可以10年100倍,可以“以股养老”呢?若能果真如此,那无疑是大功德一件。
也有观点认为,投资者可以通过持有优先股来养老。这种说法同样是不靠谱的。虽然推出优先股在我国已是大势所趋,但通过持有优先股来养老却是异想天开。一来优先股的收益率其实并不高,通常只是比银行利率高一些罢了。二是对于一些业绩不佳或者发展前景并不看好的公司,持有其优先股同样不排除资金打水漂的危险,而业绩能长期看好的公司并不多,作为全国人民来说,总不能为了养老都来买这几家公司的优先股吧。三是如果优先股股息偏高,那么这样的优先股又会成为企业发展的负担,企业会在公司发展顺利的情况下将这些优先股赎回,如此一来,投资者又如何可以通过持有优先股来养老呢?
所以,就目前的中国股市来说,提倡“以股养老”无异于忽悠国人,它比以房养老更加不靠谱。
下一篇:狐眼看市:50%专家看多周一股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