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鹏春:深度解读沪港通政策
温鹏春
笔者据证监会网站4月10日消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日前发布联合公告:“为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共同发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决定原则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开展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
其政策具体内容规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将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沪港通包括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沪股通,是指投资者委托香港经纪商,经由香港联合交易所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申报,买卖规定范围内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港股通,是指投资者委托内地证券公司,经由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向香港联合交易所进行申报,买卖规定范围内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试点初期,沪股通的股票范围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180指数、上证380指数的成份股,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港股通的股票范围是香港联合交易所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的成份股和同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双方可根据试点情况对投资标的范围进行调整。
试点初期,对人民币跨境投资额度实行总量管理,并设置每日额度,实行实时监控。其中,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人民币。双方可根据试点情况对投资额度进行调整。
试点初期,香港证监会要求参与港股通的境内投资者仅限于机构投资者及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
以上为沪港通相关政策的核心内容,下面笔者就上述内容再次与各位进行一次深度解读,尽管上述政策实际正式启动还需要大约6个月时间,但透过近几日的市场表现我们已经感受到受沪港通政策影响下的市场变化。
首先我们从最直接的沪港通股票投资范围中的部分A+H股的表现来看,消息发布后,有A+H股的A股上市公司,如鞍钢股份(000898,股吧),宁沪高速(600377,股吧),中信银行(601998,股吧),中国人寿(601628,股吧),中国平安(601318,股吧)等都有较大的市场反映,鞍钢股份,消息发布之日,也即4月10日直接以涨停报收,而其H股则出现了连续的下跌,当日跌幅达到3.7%,再从中国平安来看,当日A股大幅度上涨超过7%,而H股连续两日下跌超过7%。
其他类似案例不胜枚举,但就整体而言,该消息刺激下市场最明显最直接的反映是两地上市公司股价出现了收窄的过程,即A股相比H股较低的上市公司股价出现上涨,而H股价格出现回落,价差明显收窄,截止周五收盘,部分A+H股价差偏离较大的上市公司,价格收窄过程继续在加速。
透过以上最直接的市场现象反映,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A+H股价差有望继续收窄,其收窄过程即是投资者套利的过程,而目前的现状是主要大型A+H股中,A股相对H股的最新加权平均溢价约为-4.6%,也即A+H股中的A股依然较港股股价低估近5%,对于香港市场来讲,存在大量的成熟的机构以及个人投资者,市场整体估值相对较为合理,如果就简单以投资者行为来分解,则A股倒挂的公司继续上涨相对香港市场进行估值修复的过程必然会成为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预期和投资行动,此过程有望在短期刺激A股市场出现短暂性兴奋,但鉴于整体价差空间过小,因此就A+H股价差套利来讲,笔者认为空间有限。
而我们需要解读的并不是当前市场的反映,而是透过政策背后的意图来进一步解析未来的市场发展大局,笔者认为“沪港通”政策背后所隐藏的更为重要的市场信号甚多。最大的意义“沪港通”政策的实行对于巩固和增强香港,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金融业市场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意义重大,尤其对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来讲,通过两地金融市场的直接互通必将可以得到更多的香港市场的管理经验,增强其国际视野,同时对于深化两地交流合作,扩大投资渠道,吸引国际资本,改善投资者结构,成熟内地投资者投资理念,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对于香港市场来讲也可以引入更多的内地投资者,有利于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窗口的国际地位。
在政策中我们看到“沪港通”投资者结算采用的是人民币结算,笔者认为这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该政策的实施对于推进人民币流动,增强人民币国际地位将再次产生深远的影响。
透过该政策的试点,我们同样的可以推理未来可能的影响A股市场的重大事件而不是当前的股价变化,笔者认为沪港通制度的实施就短期而言对市场是中性的,我们需要解读的更重要的事件是该制度的实施有可能带来我国A股市场交易制度的改变,目前国际上大多股票市场实行的都是T+0的交易制度,不但包括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股市,还包括亚洲等新兴市场,如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等,当然我国的香港市场及台北股市也是在实行T+0的交易制度,同时都不设涨跌幅限制。而我们的A股市场当下依然在实行T+1的交易制度,和涨跌停限制的市场政策。
笔者认为,对于资本市场,资本的流动性是其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而T+0交易制度,对于增强资本流动性,活跃并壮大我国资本市场意义重大,在我国A股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之中,以及我国在金融领域的国际化进程中,我国的A股市场有望在“沪港通”的国际化步伐下逐步与国际市场同步,在未来的时间里逐步放开T+0,以及涨跌幅限制将是大势所趋,这也是我国资本市场迈向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鉴于此,笔者认为,解读“沪港通”更重要的是透过该政策理解未来可能影响我国A股市场的重大制度性改革,而制度性的改革才是对市场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真正筹码。另外就沪港通试点所规定的投资额度问题,笔者认为不需要过度解读,因为就目前市场容量来讲,其试点规模对市场的影响可以不足为谈,其政策更大的内涵依然是透过香港的金融中心窗口打造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其战略思想是让中国成为21世纪真正的世界金融中心。 ()
下一篇:王者:把握住确定的赚钱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