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君:国九条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实质性利好
周一,在国九条消息刺激下,股市选择煤炭涨价作为领头羊,狠狠地拉升了一把,但是,周二到周三,行情却似乎销声匿迹了。那么,国九条的刺激作用是一日游还是股市的救命稻草?笔者以为,国九条并非股市的救命稻草,证监会推出国九条也并非意在救市。其理由是:
中国股市已经生存了24年,笔者曾戏言今年为股市“本命年”,今年的股市可能面临诸多尴尬,主要来自宏观经济基本面的不确定性。去年的主要尴尬还主要是制造业数据,今年则面临房地产出现拐点,从房地产逐月投资下滑已经可以定论房市的不景气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证监会要做的就是顺应市场,将多年来的顽疾解除是证监会的第一要务,而不是试图通过某些临时救市措施来刺激股市。证监会确实在这么做了,包括逐步推行注册制,严格IPO审核,把住上市第一关,严打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等。另外,沪港直通车,以及T+0交易试行,优先股发行等,都在证监会探索期。多年以来,私募基金阳光化管理是此次国九条的一个最大亮点,这表明证监会已经开始探索承认私募基金的合法化,这是中国股市的一个很大的进步。
真正决定股市走向的是宏观经济,而并非证监会通过推出几个利多政策就能够深刻影响股市的。但是,股市确实需要证监会出面来解决股市发展过程中的顽疾,从发行制度到各种交易制度,以及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过程中,没有证监会的推动,股市永远都长不大,这取决于证监会是否用国际眼光来整治股市。
今年,对宏观经济的审视,除了对经济指标的关注外,还是脱离不了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央行的主要调控手法表明,宏观经济可能仍然向探底过程逼近,意味着在央行看来,底部仍有待于探明,虽然在股市的表现上,并非突然的大幅下跌,但不阴不阳小幅盘跌的走势,将贯穿全年,正如笔者年初对全年行情所分析的那样,今年不可能出现“万马奔腾”行情,而是稍微快一点就会出现“陷马坑”,走过来的四个月的行情已经证实了这一判断,未来的行情将继续沿着这样的轨迹运行。如果对各个行业稍做分析的话,就会发现,除了前段时间钢铁水泥煤炭有色等产能过剩行业出现严重全行业亏损外,现在还面临着房市可能同样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这将影响到55个行业领域的传统制造业。5月13日,央行和银监会召集商业银行开会,强调不要停止购房者的房贷,再明显不过地表明了要救房市的态度。不过,这一举动,在笔者看来,几乎是“多此一举”,包括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某些地方政府要救房市,取消限购一样,都是违背市场经济的一些做法,实际上,这样做无济于事。因为:房价一旦出现明显下滑,购房者(需求方)就会采取观望态度,跟其它领域商品价格一样,而这种观望将导致“有价无市”深化,最终只有当价格跌到“跌无可跌”并被人们认可的程度,购房者才会大规模入市。房市的萧条可能在很长时间内影响股市交易者的心态。
国九条在解决股市制度建设方面确实功不可没,但与2004年的股改不同,2004年的股改给投资者带来的是10送3以上的利好,而国九条与投资者的利益关系没有那么直接,股市本来就应当是公平的,国九条也只是在解决公平方面还投资者一个本来的面目。所以说,笔者并不认为国九条是股市的救命稻草。()
下一篇:陈自力:强压之下反弹虚晃一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