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熙徐翔否认调查传闻 称王亚伟靠内幕说法可笑
知名私募徐翔掌管的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泽熙投资)至今仍未出现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的备案名单上,引发市场猜想。近日,泽熙投资传遭监管层核查。消息称,“被查原因或与泽熙6期在东方锆业(002167,股吧)资产重组停牌前的交易有关。”
正好,资色小雅在传闻当日约了徐翔午餐。关于不参加证监会号召的私募“武林大会”,徐翔说,“基金业协会要求各个私募公司在4月30日之前完成备案,我们在时限之前备了案,但是到公布又有一段时间。”
对于调查传闻,泽熙投资明确否认。徐翔回应说:“我管理100亿的盘子,东方锆业只买了1000万元,拿这个来内幕交易?”
徐翔当日着灰色T恤衫、休闲裤,一身随意装扮,体型略显富态,身高约1.7米左右,皮肤白皙,鼻梁上架着眼镜。依资色小雅所见,目前网传所有徐翔照片为假。
现年37岁的徐翔,是中国最受关注也最为神秘的私募人士。其从不在公开场合发声,极少接受媒体采访,不允许拍照,亦不理会外界质疑。
安信证券曾经的“章鱼帝”分析师程定华与徐翔有过一场谈话,谈话录音传出后,程定华名声大噪,泽熙迅速退出了安信证券的交易席位。
目前,市场只知徐翔出身“宁波敢死队队长”,投资风格激进,是中长期业绩最好的阳光私募。
根据泽熙投资官网,其成立于2009年12月,目前管理六只产品,其中五只产品于2010年3月至7月之间成立,截至今年5月9日,收益率在138.5%至298.8%之间。期间,沪深300指数下跌34%。
徐翔席间还谈到了市场对王亚伟的看法。
原华夏基金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王亚伟在公募界以投资快、狠、准、稳出名,被认为与徐翔的投资风格相像。市场不断传出猜疑声:有人认为王亚伟靠内幕交易成名,有人认为华夏基金其他基金为王亚伟管理的基金“抬轿子”。
对此说法,徐翔轻笑说:“如果王亚伟是靠内幕信息成名,市场每天各种传闻,其他人为什么没有用这个方法出名?”
他继续说:“靠抬轿子?那么多年,这么多管理资产超过千亿的基金公司,为什么他们都没有砸出一个王亚伟?如果王亚伟的成功,靠的是外因,跟他的能力没关系,为什么其他人不能用同样方法成功,又为什么王亚伟离开华夏基金之后,华夏基金没有再捧出一个王亚伟?”
徐翔说:“有些逻辑,你反过来推理,就知道有多可笑。”
徐翔说其他话题时,不时冷场,问到对市场观点和投资逻辑等关键问题时,徐翔一应默不作声。
既然徐翔本尊刻意低调,资色小雅通过熟悉泽熙投资的多位深喉,深挖其内部人员组成、投研考核和激励机制,起底这家屡屡创造神话的神秘公司和神秘人的日常运作。
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徐翔于2009年成立阳光私募公司泽熙投资时,只是为了规避成为不合法的地下资金,阳光化只是生存需要,徐翔没功夫替他人理财。
资色小雅的深喉说:“盘子越大越难管,徐翔根本不在乎管理费,把他自己的钱管好才能赚更多钱。”
从泽熙投资官网可见,其自2009年成立以来,仅在2010年3月至7月集中成立过5只产品,之后一直未发行过投资二级市场的产品。
据称,这些产品的资金不少来自徐翔的一些朋友,包括徐翔个人名下资产,其他资金来源不详。按照徐翔的说法,“我们2期、3期、4期的钱都是来自投资者。”
2013年,泽熙1期、2期、3期、4期、5期收益率分别为73.27%、29.96%、85.12%、50.65%、36.57%。据私募排排网数据,去年泽熙3期和1期进入所有私募基金排名前五强。
截至5月12日,今年来上述5只产品收益率分别为13.49%、25.16%、46.93%、37.44%、18.43%。泽熙增熙成立至今累积增长率达62.6%。
2013年9月11日,徐翔又成立了一只定增产品--泽熙增煦。据称,这一定增产品为参与鑫科材料(600255,股吧)定增专门设立。
当年9月25日,鑫科材料公告称,泽熙增煦在其定增中获配4980万股(发行价为5.16元/股,泽熙耗资约2.57亿元)。2013年9月27日,泽熙增煦首次公布净值,收益率达14.15%。
由于净值快速增长,据深喉透露,泽熙投资管理的规模早已于2012年底突破100亿元。
对于管理规模,徐翔本人的回应是,“现在我们是100亿不到,因为年前分过红。”
据悉,泽熙1期到5期产品于去年11月集中分红,其中收益最高到泽熙3期在去年11月分红后,净值降至1元/份,目前该产品净值又升至1.84元/份,也就是说,半年不到的时间里,泽熙3期的收益率超过80%。
“很多人买了之后都不想退,我们必须尽快分红,让投资者退出。”徐翔说的时候带着骄傲。
泽熙内部员工的说法也是如此:“跟其他公司到处找销售渠道、找投资人卖产品不一样,我们公司都是别人打电话问我们买产品,但我们不卖产品,老板没精力管别人的钱。”
这与王亚伟等私募人士的“公募梦”不同。
2012年,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在深圳成立了千合资本。
去年9月,千合资本一则交易员招聘广告称:“未来进一步拓展到公募基金管理和境外投资领域,力争用3-5年的时间,发展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资产管理公司。公司现有投资产品资金规模超25亿人民币。”
泽熙投资将办公地点选在上海陆家嘴(600663,股吧)东亚银行大厦,这里有众多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投资机构。在这座大楼的电梯里,随时可能听到有人在讨论投资信息。
泽熙投资主要内设6个部门,分别为战略部、投研部、交易部、人事部、财务部、市场部。
其中,投研部为最主要部门,共有研究员15名,还有多名研究员助理,投研部总体加起来20人上下。
泽熙投资的研究员不限行业或地区,主要是看对个股的研究能力。而研究员的出身也不拘一格,有来自于券商、基金、投行,也有来自于实业和媒体。有的做过基金经理,拿过新财富研究员前三的研究员有3-4个。
中金公司是各大投资机构挖墙角的对象,在重阳投资等国内成气候的私募里,都能见到来自中金公司的研究员。
今年2月,在工大首创(600857,股吧)公告中出现的两位泽熙投资老研究员,都是中金公司出身。现年42岁(1972年出生)的鲁勇志,现任泽熙投资高级研究员,曾任中金公司销售交易部副总经理;31岁(1983年出生)的史振伟, 现任泽熙投资的高级研究员,曾任中金公司研究员。
泽熙投资还喜欢招财经记者,其去年下半年发布的招聘信息称,计划聘5名研究员助理。其中,男性应有财经记者背景且调研能力强,女性则需身高在165厘米以上,且形象好。
(不过,经泽熙内部人士确认,后面的要求并不存在,泽熙从没有这样要求过,是被网络八卦而已。)
据称,徐翔在公司内部多次宣称,对于一个投资管理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人才。然而,这也是一直困扰他的问题。
深喉说,泽熙投资成立4年多来,徐翔花费了很大精力和财力,不惜重金到各大机构挖角,也想出很多方式来培养团队,但最终的结果和他自己的设想总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因此,在评价自己旗下的投资团队时,徐翔只是用了“一般”两个字。
“我们的研究团队只能说是一般吧,但是为什么业绩比别人好,我觉得是因为别人的更差吧。”徐翔说这话时,有些烦恼和焦虑。
下一篇:马云:为互联网企业趟一条创新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