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昌看市:创业板如期回落

  

资深评论员 、CCTV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远昌
资深评论员 、CCTV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远昌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适应经济“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战术上要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您怎么看?

  好的,目前市场各方对于新常态的提法更多理解为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当然这种困难是最好解释的,从国内来说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一直挥之不去,从国际来说欧美发达经济体过度消费模式受到挑战,随之而来的就是新兴经济体出口驱动型增长受到挑战。而多种困难的叠加也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最简单说金融危机至2013年期间宏观调控以灵活的姿态增加了调控的频率,最简单的是调降利率和调升利率的变化比较频繁,包括金融危机爆发初期调降利率刺激经济,而随后为了抑制资产泡沫又调升利率,但后来发现经济放缓加速又调降利率刺激经济。但从结果上看,经济放缓势头并没有得到好的抑制,相反资金泡沫被进一步放大。这种情况下,从2013年开始,宏观调控采取了降低调控频率的策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6月钱荒的时候,大规模刺激政策并没有出台,同时过去一年半利率没有一次调整。但是从目前结果看,这一策略依然受到挑战,因为经济放缓压力依然很大,而且房地产泡沫破裂风险也在增大,同时虽然决策层多方表态不会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但市场呼唤大规模刺激政策的声音依然很大。显然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就是目前经济的新常态,调控难度的增加就是新常态。

  但是我认为如果我们只是关注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还难以真正理解经济的新常态,实际上研究经济发展面临困难的成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实际上我认为目前经济发展遇到的所有困难都能用一句话来概况,就是我在几年前总结的一句话:金融危机最大的收获不是我们克服了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最大的收获是全球经济联系更紧密了。这里面不光是是欧美发达经济体过度消费模式受到挑战直接导致新兴经济体出口驱动型增长受到挑战,更为重要的是全球经济波动周期乃至资产价格波动趋势更为一致,这导致了很多宏观调控政策难以真正扭转经济波动周期以及资产价格波动趋势,这里面的根本是全球经济联系更紧密后,全球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宏观调控政策,这种差异性往往削弱了单个经济体政策的效果。所以当我们还以经济政策是万能的心态来看待经济的时候就会碰壁,所以2013年前宏观调控三次方向的转变并没有奏效,因为那时候我们听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经济放缓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但实际上金融危机已经让这种主动调控结果成为历史,所以我们看到了并不愿意看到的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也就是经济发展新常态。

  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应该采取何种策略应对应?

  [杨远昌]好的,遇到大困难人通常都是用本能来思考,2013年之前宏观调控采取加大调控频率的策略没有奏效,这之后自然会有人想到用减小频率的策略,而从去年6月份运行看结果似乎还不算坏,但是我想说的是命运有时候就喜欢和大家开玩笑,就像金融危机后我国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一样,一开始效果也不错,但是当然你信心增加慢慢的认为政策是万能的时候,也就是用自认为主动调控打压经济,同时以为经济波动仍在政策调控所掌握的范围的时候,经济放缓已经脱离了轨道,以至于2012年6月7月连续两次降息推翻所有。所以克服人性是金融从业人员永远的必修课,就如同这一次一样,你在去年6月份就应该判断决策层不会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同时判断今年上半年经济会遇到问题,但决策层依然不会出台大规模政策,但命运这个时候就开始开玩笑,因为明年上半年一切都会发生变化,你会发现你信心满满的认为改变调控策略也就是降低调控频率也会是一个错误,也就说大规模刺激政策明年不得不出炉。

  这看上去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无论你改变何种策略,终归你逃脱不了人性的陷阱。但是我想说的是,还是有办法的,事在人为。首先我认为加大调控频率没有错,你面对困难,你做出改变总是对的,只是你时刻都不能否定困难的存在,而强调政策的强大。相反在面对困难的是,我们要强调的是政策的推动方向作用,而不是改变方向在作用,如果你能够理解这一点,你就知道提前预判经济形势,然后提前出台政策的重要性。如此我们就不会再有经济放缓是主动调控的这类语言。其次,我们要保证政策的连续性,也就说我们不能总是每过几年就来实验新的调控方法,既然你认为提升调控频率是对的,那么在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你就需要坚持这一点,我想这种坚持更为现实的意义是凸显央行决策的延续性和独立性。显然我想说的是简政放权需要真正落到实处,如此我们就不会惧怕经济新常态。

  具体到盘面波动而言,本周创业板延续了2月份的暴跌走势,当然对此我不意外,如果创业板不暴跌我反而会意外。实际上从去年初开始我反复强调2013年只看多创业板等弱周期股,看空地产等强周期股。但是去年底,我的态度发生了改变,我强调对于2014年来说,创业板将冲高回落,而周期股将探底回升。但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找到两个板块强弱转换的时点,而在2月底地产股突然加速调整后,我开始强调地产股会出现阶段性反弹,也就说从那一刻开始我强调弱周期强周期股的强弱转换时点到了,所以看到地产股本周继续暴跌,我一点不意外,相反我目前并没有修正去年底观点的意愿。当然由于金融地产等周期股本周的抗跌,这避免了大盘本周继续探底,相反从全周看还出现了微幅上涨。对于后市,我维持上周观点,虽然从4月10日开始我由看多转为看空,但我只是短线看空,我并不认为大盘会就此产生新一轮调整行情,也就是说目前点位大盘下挡支撑强。

  商品期货方面,除铁矿等相关品种继续表现疲弱外,沪铜豆粕等品种保持了强势,由于沪铜是商品期货的标杆,沪铜的强势会继续起到稳定军心作用。

   波动指数设立初衷就是为了跑赢大盘,波动指数是以上证指数为交易标的,根据节目每日提供买卖建议滚动操作,08年11月4日这一系列节目开播时,上证指数和波动指数基值都设为100,此前上证指数数值为(117.88),而波动指数数值为(238.86),这意味着上证指数同期上涨了(17.88%)而波动指数同期收益率为(138.86%)。波动指数同期收益率远远跑赢同期大盘收益率,波动指数收益率138.86%是同期大盘收益率17.88%的7.76倍。

   目前持有上证指数的数值为(118.78),而波动指数数值目前为(240.69),实际上4月10日之前半个月我坚定看多,并提出321行情之说,但是4月10之后我开始看空,当然大盘之后的调整也符合预期,但我并不会改变一开始立场,也就是大盘只是短线调整还会有反弹,IPO再提速真正的负面作用还没有释放,但并不是现在释放。因此目前我并不打算加大操作频率,具体到下周的操作建议是:持有。  

上一篇:中金公司李剑阁:老国九条是最大的内幕交易
下一篇:皮海洲:优先股揭开蓝筹股低市盈率原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