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给市场吃“定心丸” 私募称利好重组
近期,IPO预披露几乎以每日一批的速度密集发行着,给市场造成巨大心理压力,2000点岌岌可危之际,昨日,证监会会议传出多项利好,其中,从6月到年底计划发行上市新股100家左右,给市场明确预期。
救市的第一颗信号弹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肖钢在昨日召开的工作会议中提出,做好当前新股发行工作,稳定市场预期,从6月到年底,计划发行上市新股100家左右,并按月大体均衡发行上市。
此外,昨日会议还传出确保沪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顺利实施。证监会明确要求,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扩大开放工作。扎实做好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推动进一步提高QFII总体投资额度和单个QFII额度上限,加快审批进度。并研究扩大投资者保护基金的来源和使用范围等多项利好。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大霄(专栏) 连发微博表示,“证监会有史以来首次披露发行计划,平均每月15家,虽然还没有披露发行量,但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呼吁证监会工作进一步透明化,对稳定市场预期、减少不确定性、安抚市场情绪和提升市场信心都有重要作用。”同时,他表示,“确实,这市该救了;也许,是救市的第一颗信号弹;虽然消息晚了一点,也是个利好。”新股发行应取决于市场需求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也认为,证监会这一做法,是给市场一个明确的预期,有多少家过会,表明不是预披露的企业就能上市,家数控制在100家左右,给市场吃了一个定心丸,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
但他仍觉得,这事有点荒唐。他说:“加速新股发行取决于市场需求,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不能人为干预发行节奏,这种做法与市场化改革有很大的距离,是相互矛盾的,反映了改革的无可奈何。”监管层对新股发行的管制和控制,和市场化改革背道而驰,目前监管层对市场涨跌的调控心态很浓,希望这样来稳定股市,调控市场涨跌。
“这一政策对股市会有影响,但是具体有什么影响,要看综合因素,很难说是好还是坏。”董登新表示,中国股民喜欢炒新、打新,因此,包括中小板创业板扩容,对于投资者来说都是利好。
本地一私募基金人士认为,如果在新股发行注册制推出前,一直按这个速度发行的话,一些拟上市新股就可能借壳上市。利好重组股和ST股。
下一篇:吴国平:跌破政策底2011点 市场底不会太遥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