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IPO平稳着陆后须注意三大问题
职业投资者 独立财经撰稿人 专栏作家
6月10日,在央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利好消息的掩护下,新一轮IPO重启得以平稳着陆。6月9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而稍后,证监会也发布了IPO重启的消息,共有10家公司拿到了IPO批文。
而从10日的沪深股市走势来看,双双高开高走。其中上证指数涨22点,涨幅1.08%;深成指涨114点,涨幅1.58%。IPO重启的消息并没有给市场带来冲击。这样的走势当然是市场各方都愿意看到的。
当然,IPO重启消息没有给市场带来冲击,并不等于随后的新股发行就不会给市场带来冲击。所以,IPO平稳着陆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了。市场各方尤其是管理层、发行人、保荐机构更应该要珍惜IPO平稳着陆的大好局面,切实做好随后到来的新股发行事宜。为此有关方面,特别是管理层,至少需要注意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以减少下一步的新股发行带给市场的冲击。
首当其冲需要避免的是今年1月份IPO重启后的种种乱象。比如,高价发行,老股高比例转让,新股询价、网下配售黑幕重重。虽然说对于这些问题证监会予以了整治,在本次IPO再度重启时,也一再强调IPO企业不要进行超募、且不要进行老股发售。对包括发行市盈率、超募和老股转让做出了更为严厉的限制。若出现超募或大量的老股转让,监管层就会对该公司的IPO给予重点关注,并严审IPO募资合理性必要性,要求发行人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募集资金总额。但这些要求能否有效地落到实处,还有待市场来验证。毕竟IPO环节涉及到太多的利益关系,总有人不惜以身犯险。所以,对于这方面的问题要特别关注,以防IPO乱象的出现进一步动摇投资者的信心。
其次是要慎重对待大盘股的发行。目前的新股发行采取的是“均衡发行”。根据证监会的“100家发股计划”,今年6月到年底,平均每周发股约4家左右。但这种“均衡发行”指的主要是IPO发行数量上的均衡,而不是发行规模上的均衡。这就容易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虽然发行数量不变,但一旦发行大盘股尤其是超级大盘股时,这带给市场的压力就显然不是中小盘股可以比拟的。所以,对于大盘股的发行一定要慎重。特别是在当前行情比较低迷的时候,以不发大盘股为宜。而股指在2500点以下时,应停发超级大盘股。以避免大盘股与超级大盘股的发行给市场带来太大的压力。
此外,对于新股上市后的炒作,既要有规范措施,同时也要有包容的态度。在新股“均衡发行”的情况下,市场对新股的炒作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这一点,管理层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要多一份包容的态度。不要一见“炒新”就上纲上线。实际上即便是在美国股市,“炒新”也是存在的,一些新股也存在上市首日涨幅达到100%及以上情况的。而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为了避免管理层一旦遇上新股暴炒,就试图通过加快新股发行节奏来进行打压,从而改变原来既定的“均衡发行”节奏。因为一旦这种“均衡发行”的节奏被改变或者打乱,投资者就会担心新股密集发行又将蜂拥而来,进而再度产生与加剧投资者的IPO恐惧症。
下一篇:吴国平:政策“碎拳”难以支撑反弹深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