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定向降准如何影响中国股市

1
财经评论员 财经专栏作者 郭施亮

  据悉,央行年内第二次定向降准16日起正式生效,定向降准范围包括部分股份制银行。其中,招商银行、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宁波银行(002142,股吧)等上市银行陆续确认同步获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需要注意的是,自今年4月份以来,管理层逐渐采取定向降准的政策。

  2014年4月22日下午15时,央行宣布,2014年4月25日起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随后在6月9日,央行发文,决定从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对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也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实际上,从最近两次的定向降准举措分析,定向降准对市场的心理影响力度较为明显,市场也因此出现阶段性的企稳行情。

  根据近期颁布的经济数据分析,我国多项经济指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升。以全社会用电量数据为例,1-5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16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其中,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44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实现年内的首次回升。显然,随着经济运行先行指标的逐步回升,我国的经济基本面也有了良好的预期。至此,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经济基本面的良好预期也为股市的阶段性企稳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部分经济数据呈现回升之际,我国实体经济的真实状况并不乐观。有数据指出,目前我国银行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上浮幅度一般在30%至50%,部分地区从事小企业和个人经营性贷款的代理中介公司利率高达20%以上。

  正如前期周行长所言,当前我国呈现出两多两少的现状。即中小企业多,融资渠道少;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面对社会无风险利率的大幅提升,实体经济领域的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于是,在实体经济融资环境趋于恶化的大环境下,企业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狭窄。

  鉴于上述问题,定向降准的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针对近两次的定向降准政策,笔者郭施亮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前后两次定向降准,表面降准力度趋于增大,但涉及范围并无充分扩大。从表面上分析,4月下旬出台的定向降准政策主要针对县域农村商业银行。而6月颁布的定向降准政策,则将范围扩至商业银行、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以及股份制银行。然而,从真实情况分析,实际涉及的范围并无充分扩大。昨日晚间,央行也做出了澄清公告。就近期公告的内容分析,定向降准对投资者心理刺激的作用趋强。

  其二、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改变了过去用力过猛的姿态,现以趋于循序渐进的方式颁布政策。过去十多年,我国广义货币增速维持偏高的水平。2009年,我国广义货币增速还一度攀升至29%。十多年间,我国广义货币整体增速基本保持在15%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当国内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时,管理层却以过猛的手段刺激经济。最终,经济得到了短暂的回升,却换来了长期的经济恶果。如今,管理层逐渐意识到当时制定政策的弊端,逐渐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改善经济的运行走势。

  其三、释放流动性的力度依然有限。虽然此次定向降准的力度似乎有所增强,但是整体释放流动性的规模依然有限。据部分机构测算,按照多家银行获准降准的规模分析,第二次降准的规模或不足千亿元。因此,在释放流动性有限的大背景下,难以对股市楼市构成较大的影响。

  其四、选择的时点问题。针对第二次定向降准,管理层选择在6月份执行,或有所暗示。去年同期,我国银行间市场出现了罕见的“钱荒”效应。期间,在“钱荒”的压力下,股市直线跳水,创出1849点新低。显然,有了去年的经验教训,今年管理层却有备而来,也为缓解银行业的资金饥渴症提供了帮助。可以预期,即使目前银行面临年中“大考”,但是去年的“钱荒”效应或将无法重现。

  笔者郭施亮认为,近期的股市略为企稳,主要得益于“微刺激”下的市场环境。不过,就中长期的股市而言,其潜在的根本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合理解决。况且,针对接连的定向降准政策,主要为缓解银行业的资金饥渴症提供政策性的支持。显然,接连的定向降准只能为股市创造短暂的喘息机会,并无助于股市长期下降趋势的扭转。(博客:郭施亮)

  

上一篇:吴国平:政策“碎拳”难以支撑反弹深入
下一篇:淘气天尊:静待本周上涨到位后撤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