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市场表现出的过度平静 或是股市股灾逼近预兆

股市
股市

  “美国股市正在变成一个令人厌恶的市场,它让人们失去了自己选择的动力,只能随波逐流。我也许只能坐等下岗了。”澳大利亚投资银行及资产管理公司麦格理集团纽约交易部交易员皮特•斯瓦茨在工作结束后在其博客中写道。

  一边是屡创历史新高的成交纪录,一边是百无聊赖的交易员,美国股市近期总以这样一种奇怪的状态运转。

  近日,美国三大股指连续创新高,其中道指和标普指数分别接近17000点和2000点的关键整数点位。然而,就在股指屡创新高之际,美国股市的交易量却跌至了2007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瑞士信贷交易策略部监测数据显示,5月份美国股市的日均成交量为57亿股,创7年来最低水平。美国股市2013年日均成交额较2009年的峰值已经下降了约37%。

  今年迄今为止,道指的波动幅度达到或超过2%的交易日只有一个,而2010年同期有10个,2009年同期则有33个。

  对美股具有强信心的是美国劳工部刚刚公布的5月美国非农数据。而且无论是从房地产价格、制造业公司的一季报,还是消费者信心指数、信贷市场的恢复,甚至是即将到来的夏季出游预期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等一系列数据都在为美国经济基本面的好转提供着大量的佐证。

  然而,这些技术派所坚信的指标对于那些习惯于凭借心理预期为主要判断标准的投资者,尤其是股市投资者来说并不具备强大的说服力。即使是令人欣喜的数据摆在面前,他们依然无法忽略“第六感”带给他们的不安情绪。

  “美国股指虽然在不断地创造着历史,但是却是以一种折磨人的缓慢频率‘蜗爬’。”资产管理公司贝尔德纽约市场部交易员迈克尔•安东内利说,“这既是因为面对美股的高估值率,投资者已经难以找到入市机会,也透露出了投资者对于目前美股‘繁荣’的恐慌。

  比股市泡沫更令人担忧的恐怕是市场的低波动率。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当前全球外汇、股票、债券和原油市场波动性指标全部呈现暴跌之势,全球市场波动性已创近10年来最低。在多数投资者因为牛市盛宴而热血沸腾之时,那些尚未忘记2007年金融危机切肤之痛的人们已经嗅出了危险的味道。

  历史从不简单地重复,却总是能找到相似的时间维度。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刘东民近日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市场所表现出来的过度平静与1986年至2007年间长达近20年的“大缓和时代”极为相似。

  据刘东民介绍,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前的“大缓和时代”,其特点就是经济增长较快,波动率低,市场上的风险看上去近乎消失。这期间虽然发生过1987年美国股灾和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但持续时间都相对短暂。

  “人们对于"大缓和时代",乃至市场低波动性的认识在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出现了大转弯。此前对于市场低波动性的评价以正面为主,认为市场持续走好原因在于金融市场发达、IT技术发展有助存货减少从而提升企业盈利水平等。”他说。“但在危机爆发后,低波动性助长的乐观情绪以及在这种乐观情绪滋养下不断膨胀的泡沫一夜之间粉碎殆尽,全球金融稳定性遭遇重创。”

  同样感到担心的包括美联储官员。在上个月的言论中,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表示市场波动率低至不寻常水平令其感到不安。“我认为,就算房子里的大部分人都比较认同我对经济的观点,但总会存在出现重大意外的可能性。”他说。

  上周,一直批评美联储极端宽松货币政策的堪萨斯城美联储主席乔治再次警告,美联储采取的措施可能推动了过多的高风险行为,最终可能以悲剧收场。

  祸不单行是,世界银行发表近日全球经济报告,将今年全球经济预测由百分之三点二下调至百分之二点八,主要受累美国恶劣天气、乌克兰危机、中国经济结构再平衡、新兴国政治纷争等因素,其中美国今年经济预测由百分之二点八降至百分之二点一,跌幅之大令人吃惊,可知道世界银行对美国经济增长动力持续性有很大保留,在经济表现未达预期之下,投资者恐会出现情绪性抛售,美股形势相当凶险。

  总之,低交易量、低波动率、创纪录的股票高位,一切迹象都让美国股市的投资者想先避避风头。据彭博社数据显示,截至6月4日当周,投资者共从美国股票共同基金中撤出9.21亿美元。而据高盛最新报告显示,5月美国股票共同基金的外流规模为100亿美元。

  另一项数据显示,美国机构投资者对于美股的投资也在减少。5月底,机构和杠杆基金的股票持仓量下降至80亿美元,而4月初这一数字还是920亿美元。而养老基金抛售美元的速度更是超出了预期,今年一季度,美国养老基金共售出420亿美元股票(年化1680亿美元),这一规模是高盛最初预计的7倍。

  高盛报告显示,投资者的抛售行为之所以没有改变美股的上涨态势,是因为各大企业目前都正在忙于回购股票。而且虽然很多投资者已经准备好暂时撤离股市,但现在就采取行动可能还是觉得太早。

  另外,因担忧伊拉克紧张局势升级,且稍早公布的美国零售销售和就业市场数据令人失望,美国股市上周四下跌。

  附:到底什么算是股灾?

  一旦发生股灾,股市自身就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任何一个发生股灾的股市都没有例外。

  股灾能称得上股灾的,首先表现为股市经济损失严重。股市经济损失可从两个方面来反映:一是股价指数跌幅大小。跌幅越大,经济损失越大。例如,1929年美国股灾,道 •琼斯指数累计跌幅高达82.30%,这意味投资者在这次股灾中平均损失了82.30%的股票市值,或者说,股灾前 100元的股票市值,在股灾后已跌至 17.70元。二是股票市值损失多少。

  股票市值损失受股价指数跌幅和市场规模大小的共同影响。跌幅大,市场规模大,股市经济损失也大。

  由于现代股市规模普遍较大,因此,现代股灾远比过去股灾的市值损失大。例如,1929年美国道•琼斯指数跌幅为82.30%,纽约股票市值损失只有741亿美元。而1987年美国道 •琼斯指数跌幅为33.7%,但纽约股票市值损失则达到8000亿美元,为1929年的10.79倍。

  此外,股灾导致的股市经济损失多少还与股灾波及的范围大小有关。世界性股灾或世界区域性股灾所造成的股市经济损失,远超过一个国家或地区股灾所造成的股市经济损失。例如,1987年10年世界性股灾的股票市值损失就高达17920亿美元。

  

上一篇:朱邦凌:炒新“VIP通道”践踏了市场公平原则
下一篇:中国分散外储投资将改变全球政经版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