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阳光私募动态:小型私募基金转正不积极
一周阳光私募动态
1、江苏私募基金发行“去通道”化
事件:记者获悉,江苏首只“去通道”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胡杨A股消费私募投资基金”已成立,其基金管理人为南京胡杨投资有限公司,托管人为海通证券(600837,股吧)。
点评:自主发行产品可以节省不少成本,但胡杨投资总经理张凯华最看重的是对私募品牌的建立。从以往借用信托通道发行的私募产品来看,名称前缀是某某信托,张凯华表示,产品做得再好也是给别人做嫁衣,投资者记住的不是私募而是信托公司。“而自主发行的产品以私募机构名称命名,就可以通过做好产品业绩打造私募品牌。”另一家南京私募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虽然独立发产品能降低成本,但作为小私募每年通道费并不是太高,并且信托公司可以提供各种衍生服务,因此短期内不会放弃信托通道。
2、冷对备案制 小型私募基金转正不积极
事件:记者发现,虽然目前已有超过1500家私募基金在协会登记在册,但仍有大量小型私募基金对备案的态度并不积极,表示并不想尽快备案。
点评:事实上,目前仍没有进行备案登记的私募机构并不在少数。备案制实际上对一些大型私募机构更有力,首先,大型私募机构业绩和规模都不错,很多机构可以独立发行产品,接受阳光化监管后能获取更多投资者的信任;但对于小型私募而言,即使是备案了在投资者当中也还是不知名,并没有实质上的意义。因为备案要提交私募产品的资金情况,这对一些喜欢加杠杆,且没有充足资金体量的私募机构来说可能不容易通过审核,很容易发现资金运作上的问题。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对私募基金实行备案制的意义就是想让这个行业纳入到监管中来,可以对私募机构不合法不合规的业务查有所依,部分私募基金深知自己所开展的业务存在不合规的问题,所以会故意躲避监管。
点击查看完整版《用益阳光私募动态:小型私募基金转正不积极》
下一篇:李大霄:6月PMI数据重大利好 对股市支持明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