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伟:华夏大盘为何沦落倒数第一

王亚伟 前华夏基金副总经理 被称为“公募一哥”
王亚伟 前华夏基金副总经理 被称为“公募一哥”

  听到华夏大盘的“噩耗”,我吓了一跳。

  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今年上半年,昔日无比荣光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在1815只开放式基金中,排名倒数第一,半年收益率为-16.49%。

  坦率地说,对于半年周期的短期业绩,我现在已经关注得很少。用这个周期,无论是去判断一只产品还是判断一个基金经理,无疑都显得太短。

  但华夏大盘这次让人大跌眼镜的表现,还是引起了我的关注。因为它恰好激发了我对一些存而未决的疑问的重新思考。

  我觉得有几个问题是值得去思考和探讨的。

 

  资料显示,王亚伟管理期间的华夏大盘精选,从2005年到2010年,5年时间获得10.75倍的净值增长。也是中国公募基金历史上第一只十元基金。

  对于这个业绩的取得,业界一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王亚伟有特殊的个人能力,他造就了这个投资神话。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如果离开华夏基金数百人的强大投研团队,“一哥”不可能取得如此成绩。

  在当时,这个问题无疑是讨论不清楚的。

  现在,王亚伟离开华夏基金创立私募已经接近两年,再来思考这个问题就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王亚伟在创立私募千合资本之后,其产品净值一直没有对大众披露。我曾就这个问题与他有过交流,他的说法是,“的确厌倦了各种排名,不想参与其中了。”

  不过从侧面得到的数据来看,他的第一只私募产品昀沣成立于2012年12月,在今年上半年净值曾一度上涨到1.2元以上,最近略有回落。

  由于A股市场这两年的环境恶劣,这个业绩应该属于中上水平。

  而华夏大盘在王亚伟之后,换过巩怀志、程海泳、孙彬三位基金经理。其最新业绩表现如上文所说,上半年沦落到了所有开放式基金的倒数第一名。

  从这个数据来反推,王亚伟个人对于当年华夏大盘的贡献的确是功不可没。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投资不是流水线上的装配工作,而是一门有着浓重个人风格色彩的艺术。

  灵魂人物在投资中永远是第一位的。

 

  这一点市场上争议很多,谈谈我个人的理解。

  前段时间我曾与王亚伟有过交流,有两点印象非常深刻。

  第一点是他对市场的超强适应力。他并不偏执于某一个流派,比如价值投资或者趋势。应该说,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兼实战派。从而能够深刻理解并适应中国特色的股票市场。

  第二点是,这么多年下来,“冠军魔咒”对他基本没有影响。我曾在之前的专栏中分析过,他对自身情绪的认知和处理一定有非常独到的地方。

  我称之为“情绪防火墙”,这一点这对理性的投资决策非常重要。事实上,他转做私募之后远离排名,也是构建进一步“情绪防火墙”的一种方法。

  交流中他也曾提到,不要把投资作为生活的全部,要学会放松自己,某些时候要远离投资。比如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候。

 

  这个问题我还真回答不了。

  我对华夏大盘的继任者,尤其是最新的孙彬并不熟悉,无法评价。

  但华夏基金近两年的高层人事动荡则是有目共睹。

  我想,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一定能保证投资业绩优秀。但反过来,公司治理结构出了问题,一定会对投资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上一篇:郎咸平:砸碎十大枷锁中国经济才有救
下一篇:狐眼看市:25%专家看多周一股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