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英:救赎水井坊需大股东放手

  杨国英 财经评论员,现兼中国金融智库研究员、江苏苏商研究院宏观经济顾问(资料图)
杨国英 财经评论员,现兼中国金融智库研究员、江苏苏商研究院宏观经济顾问(资料图)

  针对大众消费的日用品领域,外资收购并运营成功的案例数不胜数,但是,针对民族品牌属性很强、尤其是锁定高端消费的相关行业,却一直很难看到外资收购成功的案例。

  连年巨亏,水井坊(600779,股吧)迫切需要寻找救赎之路—6月19日,水井坊发布公告称,预计2014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将出现1.2亿-1.4亿元的亏损。这一公告的发布,基本断定,水井坊今年的全年净利润亏损,将大幅高于2013年(净利润亏损1.53亿元)。

  这样的亏损,也许对大市值公司来说,仅仅是个小数目,但是,对于今年一季度营收尚不过亿(0.74亿元)、市值不足40亿元的上市公司来说,这样的亏损额度相当惊人。

  也许还有市场人士认为,自2012年3月国务院发布“三公消费禁令”、并紧随其后于当年底中央和中央军委分别发布“八项禁令”和“禁酒令”之后,高端消费、尤其是高端白酒消费必然会遭受强烈冲击。

  我们以2012年3月“三公消费禁令”发布之后的白酒股股价走势来看,盘点A股市场的主要白酒股,截至目前,贵州茅台(600519,股吧)股价下跌5%、老白干酒股价下跌11%、五粮液(000858,股吧)股价下跌42%、洋河股份(002304,股吧)股价下跌52%、古井贡酒(000596,股吧)股价下跌53%、泸州老窖(000568,股吧)股价下跌54%,但是,与上述白酒股相比,水井坊2012年3年至今股价下跌幅度居然高达近70%,其股价跌幅甚至超过2012年11年爆发塑化剂风波的酒鬼酒(000799,股吧)(跌幅60%),堪称A股白酒股跌幅之最。

  事实上,水井坊的连年巨亏,不仅与我国近两年的反腐大环境有关,更与外资控股的运营逻辑有关。

  诚然,针对大众消费的日用品领域,外资收购并运营成功的案例数不胜数,但是,针对民族品牌属性很强、尤其是锁定高端消费的相关行业,却一直很难看到外资收购成功的案例。事实上,水井坊就是在帝亚吉欧2006年进入、并于2013年全资收购控股公司(全兴集团)之后,走上日趋没落之路—市场景气时增速乏力,市场不景气时亏损更甚。

  水井坊在连年巨亏之下,有无救赎之路可走?对此,一个很容易给出的答案是,调整运营团队和运营思路,可是,在高端白酒“关系营销”属性很强的情况下,这条路却很难走得通。

  其次,也有部分市场人士建议,水井坊的控股方(帝亚吉欧)可将洋酒的代理权,全面交给水井坊运作,暂且不谈水井坊的白酒营销渠道与洋酒存在巨大的差异,营销渠道转轨的成本比较高,即使由此勉强保壳成功,这在A股推行注册制改革壳资源贬值的情况下,其实也毫无意义。

  事实上,对控股水井坊的帝亚吉欧来说,当前只有忍痛止损转让控股权,才有可能救赎水井坊,比如,可以将控股权转让给同为川酒系列的泸州老窖,一者对于市值高达水井坊近7倍的泸州老窖,有实力接手帝亚吉欧的控股权;二者泸州老窖在收购水井坊之后,可以借助白酒营销渠道和文化整合的优势,如洋河股份收购双沟酒业做大苏酒品牌一样,更有利于做强做大川酒品牌。

 

上一篇:五域论湛:中期强势预演越走越强
下一篇:43只私募遭遇提前清盘 多款产品累计净值低于0.7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