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新股没有“最差” 只有“更差”

皮海州 职业投资者、独立财经撰稿人、专栏作家(资料图)
皮海州 职业投资者、独立财经撰稿人、专栏作家(资料图)

  本周是新股发行的又一个高峰。根据安排,在本批次发行的12家IPO公司中,有10家公司安排在本周三(23日)、周四(24日)发行,每天各发行5家。虽然市场有望再次掀起“打新”热潮,但也有舆论好心地提醒投资者:本周发行新股史上“最差”。

  仅以经营指标而论,本周发行的新股业绩确实并不光彩。回想曾经的新股发行,发行人一个个都是“高成长”,业绩光鲜靓丽。本批次即将发行的12家公司中,有7家出现了净利润的下滑,幅度从1.4%到34%不等;12家新股2013年共计实现净利润11.14亿元,同比2012年的12.23亿元,下滑了近9%;从现金流的情况来看,更不理想,12家有8家出现了同比下滑,12家公司2013年合共实现经营现金流8.08亿元,同比下滑超过22.4%。而这其中,同比下滑最大的是将于周三发行的中材节能(603126,股吧),2013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仅9097万元,同比下滑了33.61%。

  为什么会出现IPO公司还未发行上市业绩就大幅下挫的局面?这除了宏观经济不景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新股发审的政策发生了变化。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新股发审环节都非常重视上市公司的业绩与成长性。于是IPO公司为了顺利过会,往往会把业绩做得非常漂亮。以至这些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的事情频频发生。但近年来,证监会在新股发审环节更多强调的是信息披露的透明,至于上市公司业绩的优劣,成长性的高低则交由投资者自己来判断。也正因如此,一些IPO公司无须再花太多的精力来打扮自己了,它们以素颜示人,于是在投资者看来,这些公司就没有过去那些IPO公司那样光彩照人了。

  不过,如果因此认为本周发行的新股“史上最差”,则未免不切实际,甚至是过于乐观。本人以为,A股市场上的IPO公司没有“最差”,只有“更差”。不论是回首过去,还是着眼于未来,本周发行新股“史上最差”的说法都不成立。

  回首过去,尽管一些公司在IPO时将业绩做得很靓丽,但它们的业绩都是伪造出来的。它们的上市属于欺诈上市。如绿大地(002200,股吧)、万福生科(300268,股吧),包括近期的热门公司海联讯(300277,股吧)。因此,尽管本周发行的新股业绩并不突出,甚至业绩大幅下降,但只要不涉及到欺诈上市的话,那么本周发行的新股就不是“史上最差”。

  而着眼于未来,本周发行新股更不是“史上最差”。一方面是在目前这种发审政策下,IPO公司出现业绩降幅大于中材节能的公司应该是大概率事情。特别是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一旦实行了注册制,大量业绩变脸公司的上市是不可抵挡的。另一方面是目前管理层正在策划让一些符合条件的业绩亏损公司在创业板上市。一旦这一政策正式推出,那么就是亏损公司也可以在A股上市了。与此相比,本周发行的新股自然算不得“史上最差”了。届时将会有更多“更差”的公司接连在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环节涌现。

  当然,尽管本周的新股发行质量难言“史上最差”,但本周发行新股的质量不佳却是客观事实。这就为当前的“打新热”与“炒新热”敲了一个警钟。即投资者在“打新”,尤其是在“炒新”的时候,一定要看到这批新股质量不佳的事实,从而增强投资的风险意识。尤其是在“炒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在高位追进一些业绩大幅下滑的新上市公司。否则一旦被套,等待投资者的就只能是长期套牢或挥刀割肉的命运。

上一篇:桂浩明:沪港通不能视为救市之举
下一篇:淘气天尊:阶段高点横盘出货后将回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