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徐彪:打完老虎干什么 搞经济买股票

徐彪 华泰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资料图)
徐彪 华泰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资料图)

  如果不出意外话,7月29日晚间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将创出一个小高峰。

  这一天,中共中央宣布,***涉嫌严重违纪,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调查。一时之间,风云变幻,举国震动。

  ***,男,上一届政治局常委,曾任中央维稳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管政法工作。如果违纪被查实,他将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位被“双开”的政治局常委。

  中国最重大的变化,往往都能从公开新闻里找到蛛丝马迹。

  ***被宣布立案调查11天之前,中国***新闻网忽然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图解 中央政治局委员级别“大老虎”的查处程序》。

  ***被宣布立案调查1天前,人民日报理论版刊登了四篇政法工作的文章,分别为:

  第一篇来自政法委,题为《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政法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重要论述,作者汪永清,中央政法委秘书长;

  第二篇来自人民日报,题为《“以德为先”三题(思想纵横)》,作者郑剑,人民日报理论版副主任、高级编辑;

  第三篇,来自四川省,题为《从严治吏必须综合施治》,作者冯发贵,中共四川省德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第四篇,来自政法系高校,题为《坚持司法为民 实现公正司法》,作者杜今和徐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作为一个政策研究的爱好者,笔者憋不住想偷笑:如果再添一篇代表中石油系统的文章,那就大满贯了。

  闲话少叙,既然新闻已经发布,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这件事?

  中国***新闻网上《图解 中央政治局委员级别“大老虎”的查处程序》一文曾经明确告诉我们,政治局委员以上级别的查处流程和普通案件不同。普通案件的发端源于检举,大老虎案件的发端必须源于政治局常委会或者全体会议,代表中共中央授权中纪委开始查。别小看这么一个小小的步骤,反映出诸多信息:

  第一,虽然在针对大老虎本人的调查才刚开始,但在此之前,能够让中共中央决定启用中纪委去查某位大老虎,一定要有充分的证据。而证据通常就来源于大老虎手下和身边的那些人,他们被查后交代问题牵扯到大老虎。所以回头看,无论陈希同还是陈良宇,从中共中央授权中纪委审查,到中央决定“双开”,时间通常都是很短的,陈希同两个半月,陈良宇一个月。

  第二,政治局常委会或者政治局会议通过这个步骤很关键,意味着中共中央已经在政治上达成一致意见。你可以想象,如果政治局内部意见不统一,是不可能授权中纪委查案的。而内部意见的统一本身,意味着政治上达成一致,达成一致的前提是证据充分。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十月召开的四中全会上,我们将看到对***的党内处理意见。

  每一场演出都有高潮,每一首曲目都有最动人心弦的章节。大老虎被调查之于反腐风暴,无异于宣告反腐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仿佛1949之于革命战争。而反腐对市场的影响,我们在7月21日发出的《反腐新动向,股市新阶段!》里已经说的很清楚(市场看法沿用半年报的观点“3季度A股市场大概率会有较好表现”,风格判断结论则从以小为主调整为“很显然,至少就未来一个季度而言,一门心思将赌注下在创业板小票上的做法,风险收益并不匹配。”)。

  反腐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经常能听到这么一种说法:扫清政治障碍后,政府将集中精力搞改革,改革的结果必然是市场出清。所以,做好经济增速大幅回落的准备吧。

  你还别说,这种说法盛行于坊间。

  看上去很正确,如果,你不做细致政策研究的话。圈里人都知道,促改革和调结构,从来就不是一码事。

  调结构的重心在淘汰落后产能,包含创新。只要猛调结构,就必然关停并转一大批企业,经济增长就必然要掉坑跌落。而促改革的当期重心在财税体制改革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别问我为啥是这两个,你跟我们一样天天跟,自然知道促改革的当期任务重心在哪儿),是不允许出现经济大幅回落的,企业困难快要倒闭的时候,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很难推进的,你找谁拿真金白银出来混合?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大幅萎缩的时候,财税体制改革就更难搞,因为涉及到财权和事权的再调整。平时1个亿毛毛雨,那时候,少了1个亿你连公务员工资都开不出来,如何妥协?

  所以,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反复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未来一个阶段中央将下决心以更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搞市场出清的说法,并不靠谱。

  红口白牙忽悠不是我的作风,阅读和细致的文字比对才是靠谱的做法。

  掐手指头算算,笔者跟踪政治局经济会议已经满五年。在经历了无数次猜测、辗转、困惑、错误、反思后,我忽然间意识到,政治局经济会议最重要的东西不是细节,而是变化,尤其是思路方面的重大变化。回过头看看:

  201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大的变化在于明确要求下狠手调结构。会议提出“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如果说这句话说的还不够明白的话,来年工作布置的第二条大力调结构,尤其是“要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已经把话说的足够直白。果不其然,年后,中组部下文调整地方政府考核,紧接着炸高炉的“河北淘汰落后产能模式”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成为正面宣传的典型。这是要下狠手调结构的节奏, 1季度经济增速猛跌至7.4%,工业增加跌破9%关口,一度逼近8.6%。

  2014年4月,政治局经济工作会议最大的变化在于明确要求调整思路,搞微刺激稳住增长。会议提出“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其内涵,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预期目标”,如果说这句话还不够明白的话,官方新闻稿用去整整一段话来阐述如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效果可谓斐然,各种微刺激纷至沓来,GDP增速企稳回升至7.5%。

  那么,三季度最大的变化到底在哪儿呢?在于一个地方,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要求,发生了几乎180度的变化!

 

  2013年5月,习总在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上发表讲话“转方式、调结构是我们发展历程必须迈过的坎,要转要调就要把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否则资源、资金、市场等各种关系都绷得很紧,就转不过来、调不过来。”

  2013年12月,习总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

  在此之后,确切的说,7月初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之后,基本态度转变为:为了长远目标考虑,经济增速必须稳住甚至提起来!

  所以,这次政治局会议上,才会很突兀地多出这么一句话:“正确看待经济增长速度,对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对做好各方面工作影响很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确切的说,什么样的增长速度,才算是好的速度呢?

  答案就在下面这句话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定不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我国发展必须保持一定速度,不然很多问题难以解决。”我估计有的人未必清楚“两个一百年”到底说的是什么?如果你不愿意去百度的话,我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第一个一百年:就是未来几年平均每年增速要达到6.9%左右。

  我们都知道,全世界大型经济体在经济增速下滑的时候,都呈现出同样的特征:平台性。以日本为例,第一个台阶9%左右,第二个台阶4-5%,第三个台阶就跌至1%左右。中国已经在7.5%左右的增速区间待了近5个季度,考虑到需要打足提前量(因为潜在增速往下走),因为你一旦守不住下滑至少是数个百分点,完成GDP翻番任务就意味着:我们还需要在7.5左右的位置上呆好几年!

  问题是,我们如何实现再稳几年的目标呢?

  

  第一点,统一认识,站在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去认识经济增长问题;

  第二点,“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快推进改革,激发市场内在动力和活力”,我的理解,就是改革也要服务于经济增长而非阻碍经济增长目标实现;

  第三点,“要发挥好财政金融资源效力,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投资仍将扮演及其重要的角色,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和消费的基础作用。(注:4月份也提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但没有用投资的关键作用这个描述);

 

  大盘:上证指数有望突破2450;

  风格与配置:建议从大盘小盘均衡配置,逐渐转为大盘占优。因为,这一轮复苏的力度和持续性,很可能会超过2010年以来任何一轮。复苏力度决定蓝筹股空间,银行地产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的大周期板块将迎来动辄50%甚至更高的上涨;

  对中国而言,打完老虎干什么?搞经济!

  对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而言,打完老虎干什么?买股票!

  所谓思考,更多是把个人怎么想的过程记录下来,供大家参考。逻辑推演、数据支持不严密之处,见谅之余欢迎来信探讨。谢谢!

上一篇:杨百万:本轮行情存在一个致命伤
下一篇:五域论湛:下跌不需要害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