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黎:年底前的股市操作要盯住三个方面

中国证券业协会投资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崔晓黎
中国证券业协会投资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崔晓黎

  1、此轮行情是在对政策预期下由资金推动产生,与宏观基本面关系不大,政策面变化趋势与资金面情况是决定行情后期发展的两大关键支柱。如果未来资金面持续宽松,对股市的活跃及热点的维持会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2、随着三季报陆续披露,业绩高增长的品种有望成为四季度市场的宠儿,当然还要进一步甄别,对于行业转强或者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未来增长潜力可持续的品种可以关注,这其中流通盘偏小、具备高送配潜力的品种更可以进行重点关注,而大盘蓝筹股业绩对股价的影响较差,关注意义不大。

  3、我觉得近期股市的震荡就指数而言应该是规模较大一些的阶段性调整的前兆,一方面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尚无好转征兆,另方面政策利好已被市场充分反映,如果调整如期而至,那么2300点失守的可能性比较大,从技术形态来看,2200至2250之间的区域支撑会比较强。

  4、蓝筹股后期的走势还是会对小市值品种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如果蓝筹股能够转强并使得指数不出现大的调整,则中小市值品种的调整虽仍然不可避免,但却会使调整的方式趋于温和,会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展开。而如果蓝筹股无法转强,则市场整体调整的空间及个股的调整幅度均会加大。

  5、年底前主要还是要盯住三个方面:政策面、资金面、经济面,前两者继续给力的话,虽然未必会有大行情,但市场还会维持活跃,板块与个股机会仍然可以炒作。就中期而言,军工、环保、新能源、医药、国资改革应该是未来长期走牛的品种,每一次大的调整都会带来不错的中线机会。

  和讯网:9月经济数据的陆续出台,CPI增速大降,市场对定向宽松政策的预期进一步增强。上周五市场传闻称,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将通过常备借贷便利工具(SLF)获得流动性支持,共计金额约2000亿元。宽松又显,这对股市上涨是否构成支持?

  崔晓黎:临近年终,货币政策宽松有望缓解资金面的饥渴。市场资金面宽松不仅会对实体经济构成支持,也会对股市构成一定支持。一段时间以来,央行始终在执行偏向宽松的货币政策,最典型的便是之前的定向降准,而CPI增速的回落也为央行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者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提供了基础。此轮行情是在对政策预期下由资金推动产生,与宏观基本面关系不大,政策面变化趋势与资金面情况是决定行情后期发展的两大关键支柱。如果未来资金面持续宽松,对股市的活跃及热点的维持会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和讯网:退市制度将要执行,这对股市会产生哪些影响?股票是否会由此产生分化行情,从而促发绩优行情的产生?

  崔晓黎:证监会近日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主要从健全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制度、明确实施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制度、严格执行市场交易类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完善与退市相关的配套制度安排、加强退市公司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等五个方面改革完善了退市制度。总体而言,对退市情况的处理进一步细化,有利于退市制度的真正实施,投资者要加强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研读,同时对存在潜在退市风险的公司要提高警惕。随着三季报陆续披露,业绩高增长的品种有望成为四季度市场的宠儿,当然还要进一步甄别,对于行业转强或者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未来增长潜力可持续的品种可以关注,这其中流通盘偏小、具备高送配潜力的品种更可以进行重点关注,而大盘蓝筹股业绩对股价的影响较差,关注意义不大。

  和讯网:沪港通犹抱琵琶半遮面,受此影响,上周股市出现了震荡,沪港通迟迟没有给出时间表,是否会对股市上行产生影响?

  崔晓黎:管理层放开沪港通最初的目的是期望通过港股的高定位带动国内市场向上,但目前沪港通对市场的正面影响已经不大。之前含有A+H股上市公司的H股股价高于A股,使市场预期沪港通开通后会吸引海外资金进入A股,对国内市场构成利好。但经过前段时间港股大跌与A股上涨后,AH价差大幅缩小,之前的利好预期已经不再有存在的基础。相反,在港股市场尚未稳定而A股市场处于相对高位上升遇阻时放开沪港通,不仅可能无法形成利好,反而有可能形成相互拖累向下的局面。所以在两个市场至少有一个形成明确的向上趋势之前,尚不宜放开沪港通。

  和讯网:沪港通中较大受益者券商板块上涨也是持续受到市场的追捧。有分析指出,受益于沪港通和市场成交的活跃以及创新业务的发展,券商股有望领跑大市。对券商股未来趋势如何看?

  崔晓黎:从大的趋势来看,一方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A股将迎来久违的长牛机会,中长期行情将逐渐向好;另方面,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放,券商的业务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展,这些无疑都会对券商的各项收入带来长足增长。而随着证监会对券商行业改革的不断推动与深入,券商行业内的并购重组大幕也已经拉开,既有券商相互间的兼并,也会有包括PE在内的行业外资本逐渐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进入,从而增加券商的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当然,券商也将面临未来行业内竞争加剧等负面影响。总体而言,券商行业面临着改革与加速发展的重大历史时期,而就各家公司而言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投资者可以通过认真分析各家上市券商的基本面情况进行有选择的关注。

  和讯网:沪指2300点能否构成支撑,上周股市的调整属于阶段性顶部,还是上涨的中继波动?多数投资者面临调整较为困惑,持仓结构需要做出怎样的调整?

  崔晓黎:我觉得近期股市的震荡就指数而言应该是规模较大一些的阶段性调整的前兆,一方面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尚无好转征兆,另方面政策利好已被市场充分反映,预期外利好在出现重大意外负面情况前出现的可能性不大,而面临年底市场资金面开始趋于紧张、机构投资将趋于保守,加之新股发行会进一步加强获利盘落袋为安的欲望,所以市场迎来阶段性调整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调整如期而至,那么2300点失守的可能性比较大,从技术形态来看,2200至2250之间的区域支撑会比较强。就持仓结构而言,短期内总体仓位应适当降低,同时回避前期涨幅较大的题材概念股。如果四季度经济数据能够出现止跌,则利好强周期行业个股,不排除调整充分的蓝筹品种会有反弹补涨出现。相反,则要做好股价深幅调整的准备。当然,这是从市场整体角度判断,对于涉及到政策利好或者并购重组的个案则另当别论。

  和讯网:如果从二元角度看市场,大盘股和小盘股的对立依然存在,观察创业板和中小板指数调整的风险似乎加大,而大盘股此轮涨幅有限,是否在仓位调整上可以偏重于继续建仓大盘股?

  崔晓黎:如果以创业板、中小板为首的小市值品种果如我前期的判断进入中期调整,那么应该适度降低整体股票仓位。至于蓝筹股,虽然会因为前期涨幅较小等原因比较抗跌,但其能否成功转强尚不明朗,主要还要看整个经济运行情况。虽然房地产政策已经转为宽松,且目前绝大部分分析对四季度宏观经济止跌回升作出乐观预期,但我认为仍然保持谨慎,蓝筹与小市值品种能否形成热点转换主要取决于未来经济运行状况,所以以在沪港通利好作用不复存在的情况下蓝筹股是否可以加大仓位还需要后期进一步观察。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蓝筹股后期的走势还是会对小市值品种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如果蓝筹股能够转强并使得指数不出现大的调整,则中小市值品种的调整虽仍然不可避免,但却会使调整的方式趋于温和,会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展开。而如果蓝筹股无法转强,则市场整体调整的空间及个股的调整幅度均会加大。

  和讯网:年底前的股票操作策略应做哪些改变?对哪些板块应该更为侧重?

  崔晓黎:年底前主要还是要盯住三个方面:政策面、资金面、经济面,前两者继续给力的话,虽然未必会有大行情,但市场还会维持活跃,板块与个股机会仍然可以炒作。但如果三者都不给力,则陷入大的调整不可避免。目前来看普遍预期四季度经济数据会回升、货币政策依然会偏向宽松,对市场比较有利,但具体情况还要继续观察。操作上,如果四季度经济数据如期回升或者出现回升苗头,则可以适当配置强周期蓝筹,否则就应适当降低仓位,以题材概念的短炒为主。就中期而言,军工、环保、新能源、医药、国资改革应该是未来长期走牛的品种,每一次大的调整都会带来不错的中线机会。()

善财有道

上一篇:窦维德:高位震荡拉锯是最近常态
下一篇:荀玉根:股市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