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董事长丁世忠:崇洋媚外对国内品牌很不公平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世忠
东南网-海都闽南版3月12日讯(记者 徐锡思)2012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在此背景下的全国两会,多重议题备受各界关注,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实体产业经济方面。国务院温总理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微小型企业面临经济挑战时经营困难增多,宏观调控面临更加复杂困难等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思考与讨论。
全国人大代表、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认为,国家应该通过提升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在配套政策上用实际举措突破民营企业内外交困的局面。
【建言】
困局:外有强敌,内有歧视
丁世忠在福建代表团进行讨论时表示,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了微型小型企业面临经济挑战时经营困难增多,不光微型小型企业,多数民营企业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经营压力都非常大。
中国入世后,所有的市场都已开放。“这使得过去盘踞在个别一线城市的国际品牌能够渗透到中国所有级别的城市,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企业才初具规模就已开始面临国际企业的竞争。”丁世忠坦言,这些微小企业面临的很多问题,同样也出现在安踏这样规模的民营企业身上,一家一百亿左右的企业,规模虽然看起来已经不小,但是在面对国际企业上千亿的规模时,竞争显然不在一个层面上。
丁世忠用“内外交困”来形容大多数微型小型企业以及民营企业面临的局面。“外”有欧美市场整体商业环境疲软,市场准入、国民待遇等问题;“内”有微型小型及民营企业自身立异不足,缺乏竞争力,还有崇洋媚外的干扰。
“成长起来的民族品牌与国际品牌同台竞争时,崇洋媚外对国内品牌很不公平。目前国际品牌在中国的渗透力度很大。个别区域招商把国内品牌拒之门外,例如上海的南京路、淮海路等商业街和高端商场,在同等的情况下只要国际品牌。一些人宁要假的洋品牌,也不要真的国内品牌。像我们这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都感觉这么大的压力,微小型企业受到的压力可想而知。”丁世忠用在经营中遇到过的实际问题作为案例。
破局:扶持小微,强化配套
丁世忠认为,要想突破民营企业的“内外交困”,必须提升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让企业能做大做强,同时大力扶持微小型企业,改善经营环境,增强竞争力,“国家需要从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并把相关配套政策落到实处。”
丁世忠希望国家能对产业布局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这些成长起来的企业,未来能否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在很多时候是取决于国家能否在产业战略布局上提供支撑。”同时也要加强产业链的建设进程。
目前产业链的形成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靠市场积累出来的产业,一个是靠国家的项目带动形成的产业。“两个产业链相比之下,国家项目带动出来的产业具有完整的各种配套,企业在享受国家前期的基础性投入、政策性投入下得以壮大;市场机制积累出来的产业则没有这个优势,企业凭借的是在发展中一点一滴的积累并以此来和国际品牌竞争。”丁世忠认为,这是很多民营企业的瓶颈,国家也应当尽快改变这一局面,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更加策略性和战略性地支持微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加强产业链建设。
对于本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点----微型小型企业,丁世忠认为其规模虽小,但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微小企业的作用很大,它们大多数专注于细分领域,覆盖几乎所有产业链的上下游配套环节,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当重要的贡献。但是近年来这些微小型企业遭遇到很多困难,如融资困难、技术创新落后、招工、用人成本快速上升等。”
丁世忠建议,政府可制定针对微小企业的税收优惠、贷款利率优惠、直接拨款甚至免税等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清理各种形式繁杂的收费项目,把收费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对微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进行财政补贴、贷款援助。
【对话】
丁世忠表示,只要政府和企业能够齐心协力,切实解决微小企业发展中的困境,重点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同时合理进行行业布局优化、产业链调整,并把配套政策落到实处,那中国的经济必将再上一层楼;安踏作为民营企业代表,也会以身作则、关注民生、回馈社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面对难题,需要国家从产业层面思考解困的办法”
记者:请问您怎么看待中小型企业目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丁世忠:企业自身自然需要努力,但单靠我们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各行各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遇到瓶颈,有些企业可以成功应对,有些企业则无法突破。温总理也强调要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出台新36条的实施细则。
因此,对中小企业来说,国家的扶持很重要。
记者:从您的亲身经历来看,国家的扶持政策应该如何制定。
丁世忠:需要从整个产业层面思考解困的办法,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有全局性。
比如说,针对它们的融资困难,国家是不是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倾斜?包括对微小企业实施免税等等,鼓励它们成长和进步。政府关心的不应该是简单的企业,而是整个产业战略,像国家有汽车产业战略,自然会带动一些政策促进这个产业发展。过去几年的情况就证明,国家项目引导很成功的,研究相关产业战略后,能弥补企业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国家可以全面性地布局,给予企业一些资源性倾斜,鼓励企业向国际水平看齐,更好地和国际品牌进行竞争。
记者:对本土民营企业的扶持,您觉得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丁世忠:品牌的扶持,非常必要!比如说对自主创品牌的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增加国家专项经费额度、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建立品牌发展基金、对自主创品牌的企业在税费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尤其要加大培育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力度。
说到底,就是要切实为民营企业发展品牌经济搞好服务,通过创建国家名牌、争创国际名牌,让本土品牌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认可度,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安踏采取了‘垂直整合’模式,这可以让我们更有效的控制成本”
记者:体育用品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我们注意到,安踏一直保持稳步的增速,2011年在营收和利润双双成为本土品牌的老大,在您看来主要的动因是什么?
丁世忠:主要就是内部、外部的驱动。从内部看,安踏所在的福建地域(晋江)形成了国际最具竞争力的鞋服产业链,为安踏的平稳发展提供的良好的环境条件。地方政府也十分重视安踏的发展。同时,安踏自身也树立起了很强的品牌意识;从外部看,国家多年改革开放的环境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持续增长,过去的十多年一直都是体育用品的黄金增长期,而且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全民健身意识的普及、人们对于运动产业运动产品的关注等宏观经济条件与安踏的健康快速成长密不可分。
记者:服装行业正面临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带来的巨大压力,安踏有哪些手段消化成本压力?这种新形势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哪些影响?
丁世忠:和其他品牌的“轻资产”模式不同,安踏采取了“垂直整合”的业务模式,即从上游的采购、研发、设计、生产,到下游的品牌营销、渠道的配送,到相关的售后服务,安踏每一个环节都有参与,这可以让我们更有效的控制成本。
安踏始终保持有自己的生产线,这使我们在资产比例控制、成本控制及应对市场变动上都保持着非常高的主动性和敏感度。一方面,通过优化来缩短产品开发流程,实现对市场趋势更好的反应;另一方面,对生产的控制也能提高生产规划的灵活度,可以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调整。
记者:目前,耐克、阿迪达斯这些国际一线品牌也开始在二三线城市加大资源投入力度,而二三线城市的部分消费者同样会存在品牌升级的需求,对于这种变化,安踏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丁世忠: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竞争已经是非常国际化的竞争,国际上主要的一线品牌等都已扎根中国市场,和中国品牌同台竞技。安踏等中国本土体育用品品牌凭借对中国消费者、市场更精准的认识把握,在竞争中掌握了更多话语权。现在国际一线品牌市场份额不到30%,中国本土品牌达到70%。
安踏的应对,主要是品牌建设、科研实力、销售渠道等三个方面,成绩也有目共瞩的,2011年销售额为89亿人民币,从销售额来看,安踏已成为中国本土最大的体育用品企业,并且安踏连续10年占据中国运动鞋综合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
记者:今年又到奥运年的轮回,问安踏今年是否会加大在体育营销方面的举措?
丁世忠:与国际大赛、知名运动员和运动队的合作,是安踏长期坚持的营销策略。我们先后赞助过的赛事和运动队包括中国排球联赛、男篮联赛、中国乒乓球联赛等,被誉为中国联赛发动机。
今年,我们体育营销还将继续以往的合作范围,与官方机构、媒体的合作也都相继开展。鉴于伦敦奥运将于2012年举行,安踏与中国奥委会携手合办一系列活动,以激发大众对世界最大型体坛盛事的热情。为庆祝伦敦奥运开幕倒数一周年,以及纪念许海峰于1984年摘下中国史上第一面奥运金牌,安踏因此推出了复刻版领奖装备。
下一篇:皖新传媒董事长称文化企业整合面临区域壁垒障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