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市值管理的一高一低:透明度高,股价低!市净率不足1倍

在资本市场的舞台上,市值管理与董事会治理对于企业的稳健发展和市场形象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董事会网观察到,作为水泥行业的领军企业,海螺水泥市值管理的表现可圈可点,存在“一高一低”的特点:透明度高,股价低。通过深入探究其市值管理成效与挑战、董事会治理规范化进展与短板,有助于理解海螺水泥的运营逻辑与未来发展潜力。

一、市值管理成效与挑战

(一)市值管理成绩

1. 政策响应与股东回报机制

海螺水泥积极响应证监会关于市值管理的要求,2024年明确表示将制定价值提升计划,并通过分红与股份回购强化股东权益保障。近三年累计派现规模可观,2024年归母净利润虽下滑26%,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184.76亿元,同比降幅低于利润下滑幅度,体现财务韧性。

2025年3月,公司总市值超1300亿元,市净率0.71倍,处于低位。目前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及融资安排(如发行100亿元中期票据),维持了资本市场信誉。

2. 业务多元化与技术创新

董事会网了解到,海螺推动“水泥+骨料+商混+消费建材”融合销售模式,2024年骨料及商混业务销量同比分别增长51%和52%,成为业绩重要支撑。同时,与华为合作开发AI技术(如视觉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提升安全生产效率,探索数字化转型。

3.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沟通

2024年10月,公司回应证监会时强调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通过业绩发布会(如2024年8月香港会议)与投资者沟通经营策略,增强透明度。

4.分红稳定且比例较高

海螺水泥始终持续保持较高的分红比例。稳定的分红政策不仅为股东提供了稳定的收益,也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的市值起到了稳定和提升的作用。例如在过去的经营年份中,即使面临行业下行的压力,公司依然坚持向股东分红,这对于吸引长期价值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

(二)市值管理不足

1. 措施落地滞后与股价低迷

尽管承诺制定市值提升计划,但截至2025年3月,具体方案仍未公开,导致投资者对执行力存疑。2025年初股价较2024年高点下跌约20%,市净率长期低于1,反映市场对其成长性信心不足。

2. 盈利结构单一与行业周期压力

水泥业务收入占比超80%,2024年产品毛利率普降0.5-4.5个百分点,依赖传统业务的结构性问题突出。房地产需求疲软叠加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水泥价格持续承压。

3. 沟通深度不足

投资者互动中,公司对研发投入、新材料业务目标等关键问题回应模糊,影响市场对其战略落地的评估。

4. 品牌形象受损

近年来,海螺水泥的一些控股子公司曾被曝出环境污染等问题,这对公司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损害,进而影响了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

二、董事会治理规范化与短板

(一)治理规范化进展

1. 制度完善与合规管理

公司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董事会制度,如《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办法》等,明确了董事会的职责权限、授权原则、授权事项范围、管理机制、监督与变更等内容,为董事会的规范运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2025年3月,公司任命资深高管虞水担任总法律顾问兼首席合规官,强化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此前,董事会审议关联交易(如收购有色财务公司股权)时严格执行回避表决规则,并由独立董事出具审查意见,确保程序合规。

2. 人员结构合理

董事会成员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能够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同时,董事会成员的背景多元化,包括企业管理、财务、法律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有助于提高董事会的决策水平。

3. 决策效率与监督机制

在决策过程中,董事会遵循科学的决策流程,对于重大事项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和讨论,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在审议公司的年度报告、财务报告、投资计划等重大事项时,董事会成员会认真审阅相关文件,提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2024年8月,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高效审议半年报及经营策略,监事会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等事项发表独立意见,体现监督有效性。

4. 风险管控与子公司治理

2025年3月,董事会通过为20家附属公司提供18.6亿元贷款担保的议案,按资产负债率分类管理,显示风险分层管控意识。

(二)治理不足与风险

1. 信息披露深度有限

关联交易金额、子公司运营细节等披露简略,如2024年子公司中铁建铜冠净利润下滑原因未充分说明,削弱投资者对治理透明度的盼望。

2. 战略执行透明度不足

市值管理方案、绿色技术研发投入等长期规划缺乏细化披露,董事会决策与市场预期存在信息差。

3、应对市场变化的前瞻性不足

在面对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时,董事会在战略规划和决策上有时显得前瞻性不足。例如,在行业下行周期开始时,公司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估计不足,未能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营销策略,导致库存积压和利润下降。

4、与投资者沟通有待加强

虽然公司重视信息披露,但在与投资者的沟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投资者反映,公司在业绩说明会等场合对一些关键问题的解释不够详细,未能充分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

三、董事长与董秘角色

(一)董事长杨军:稳健掌舵与战略布局

杨军,男,1969 年 12 月出生,正高级经济师,中共党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2 年 7 月毕业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济合作专业。杨军自2022年接任董事长以来,主导公司应对行业下行周期,其核心举措包括:

- 业务多元化:推动骨料、商混等新业务扩张,2024年骨料产能新增200万吨;

- 技术转型:与华为合作AI应用,布局数字化工厂;

- 财务风控维持资产负债率低于20%,保障融资能力。

其领导风格偏向务实,尤其是财务风险控制上得力,保证企业的安全范围内运行。

(二)董秘虞水:合规先锋与投资者桥梁

虞水,出生于 1976 年 10 月,助理经济师,毕业于安徽大学。虞水兼任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是公司治理升级的关键人物:

- 合规体系构建:主导内控自评与整改闭环,2023年监事会报告显示内控有效性获认可;

- 投资者关系管理:主持业绩发布会,回应监管要求,但部分沟通被指流于形式;

- 跨领域经验:曾任销售部长与常务副总,兼具市场洞察与合规管理能力,助力公司平衡增长与风险。

四、总结与建议

董事会网认为,海螺水泥在市值管理上展现出政策响应与业务韧性,但受制于行业周期与执行滞后;董事会治理虽在制度层面规范化,仍需提升透明度与战略沟通效能。未来建议:

1. 加速市值管理方案落地:明确时间表与绩效指标,如细化回购计划或高毛利业务目标;

2. 深化信息披露:定期披露子公司运营数据与技术研发进展,增强市场信任;

3. 优化治理结构:强化独立董事在战略决策中的制衡作用,建立ESG披露框架。

通过上述措施,希望海螺水泥可突破估值洼地,重塑行业龙头价值标杆。

上一篇:李斌:如果蔚来不盈利,我作为 CEO 是不称职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