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琚制药董事长张宇松很懊恼,原料药垄断遭重罚1.95亿

中国董事会网注意到,近日,A股上市公司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仙琚制药”,股票代码:002332.SZ)因涉嫌原料药价格垄断,被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出1.95亿元罚单,成为医药行业反垄断执法力度升级的典型案例。

仙琚制药董事长张宇松因负有个人责任,被处以60万元罚款,应该是非常懊恼。

事件核心:垄断协议操控原料药价格

据调查,仙琚制药在2021年11月至2024年3月期间,与津药药业、联环药业等具有竞争关系的药企达成垄断协议,通过固定和变更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排除、限制市场竞争,违反了《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地塞米松磷酸钠作为激素类抗炎药的核心成分,是国家医保甲类药品,临床需求刚性,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被用于重症治疗,市场需求激增。

在垄断协议操控下,该原料药价格从2022年的7800元/千克暴涨至2023年底的4.5万元/千克,涨幅高达260%,直接导致下游制剂价格飙升。例如,某经销商将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售价从0.63元/支抬高至9.8元/支,涨幅超1455%。

处罚力度:1.95亿罚没款吞噬近半净利润

天津市市场监管部门对仙琚制药的处罚包括没收违法所得2374.67万元,并按2023年销售额的8%处以1.72亿元罚款,合计1.95亿元。此次罚没金额占公司2024年营收的4.88%,净利润的49.17%,直接导致其归母净利润同比骤降29.46%至3.9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津药药业与联环药业因配合调查并主动整改,分别获得80%和30%的罚款减免,最终罚没6919.24万元和6103.82万元。而仙琚制药因未主动报告违法行为,未能享受宽大处理,成为三家涉事企业中处罚最重者。

企业影响:业绩承压与合规挑战

仙琚制药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2024年营收40.01亿元,同比下降2.98%,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再降2.86%和4.72%。此次罚单进一步加剧财务压力,公司已计提预计负债1.95亿元,并主动下调原料药价格以应对监管要求。

此外,公司内部合规管理问题引发关注。此前,仙琚制药曾因医疗回扣、产品质量等问题陷入争议,此次事件暴露其风控机制缺陷。

此次3.25亿元天价罚单(三家企业合计)标志着医药反垄断执法进入新阶段。随着《药品领域反垄断指南》的出台,原料药成为重点监管对象。同时,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被纳入第九批国家集采,中选价格降至2.3-5.7元/盒,较此前市场价暴跌91%,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空间。

中国董事会网查询到,仙琚制药截止2025年5月12日股价9.36元,市值92亿。

 

仙琚制药表示,已通过调整销售策略、强化合规体系等措施整改,并加快新药研发(如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以对冲集采冲击。然而,公司研发投入连续三年停滞(约2.6亿元/年),且海外市场拓展受挫,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重塑竞争力。

中国董事会网认为,仙琚制药的案例为医药行业敲响警钟:在监管趋严、集采常态化的背景下,企业需摒弃短期暴利思维,转向合规经营与创新驱动。如何在保障药品可及性的同时平衡利润,将是药企长期生存的关键课题。

上一篇:阿里CEO吴泳铭内网发帖:回归初心,重新创业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