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JI中国董事长:中国是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将加快开店速度
“中国市场是MUJI最重要的海外市场,销售额和利润均对全球的增长做出了贡献。我们相信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会持续显现,新的消费业态也会出现,我们非常期待。”
近日,MUJI無印良品中国董事长兼总经理堀口健太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近几年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的转变,MUJI的品牌理念和商品形象与中国消费者的偏好的契合度也越来越高。
MUJI無印良品于1980年诞生于日本,主推服装、生活杂货、食品等各类优质商品。MUJI的全球门店数量接近1400家,商品种类也遍及服装、生活杂货、食品乃至家居领域,超过了8000种。
到今年,MUJI已经入华20年,堀口健太向澎湃新闻介绍,从2005年在上海南京西路开设了第一家门店,大约到2012年,MUJI在中国的店铺数量超过50家。这一阶段保持了相对较慢的开店速度,彼时是试图实现与日本相同的门店和运营方式的时期,因此商品也与日本相同。从2012年到2019年,MUJI在中国加快开店速度,大约新开200多家门店,进入了品牌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时期。不过在门店建设、商品和运营方面依然延续了与日本相同的做法。
“中国市场虽规模庞大,但层级和消费者偏好高度细分,因此变化速度也非常快。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认为推进本土化是至关重要的。”堀口健太介绍,要推进本土化,需要一定的品牌认知度和业务规模。直到2019年,MUJI在中国市场开启并推行该策略,包括为中国市场专门配备“本地商品开发团队”,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并开发商品。目前,从销售额上来讲,生活杂货商品中70%为本地开发商品。
对于本地开发的商品,堀口健太介绍,从商品设计、生产、制造到市场销售的整个过程,在中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闭环,开展了更接地气、更深入持久的本地化经营,也使得供应链更为高效,供应链的本地化带动了产业升级。MUJI得以生产更加优质,也更为丰富的商品群,并以合理的价格销售给中国的消费者。
“在营销和电商方面,MUJI也在不断强化本地的运营机制,今后也将持续推进这一方向。”堀口健太指出,中国的电商经济全球领先,渠道多元融合,MUJI还是一个强调线下零售体验的品牌,但电商是公司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双十一、618等电商营销节点,已经成为MUJI销售的爆发期。
截至今年6月5日,MUJI在中国市场开设了414家门店。堀口健太告诉澎湃新闻,本财年,中国市场已连续9个月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我认为这是一个稳定的成果表现”。
“MUJI将进一步扩大店铺网络,加快在中国开店的速度。”谈及未来的开店计划,堀口健太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计划每年在中国市场开设至少40家新店铺,进一步扩大其在中国市场的覆盖范围,“我们将在优化一线及二线城市门店组合的同时,如有机会,希望进入尚未布局的地区。同时,MUJI也将继续优化现有店铺的布局和设计,不断提升顾客购物体验。”
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堀口健太指出,将深化本土化战略,持续扩展以“自然的力量”为重点的商品群,包括服装、织品、美妆护肤等品类,“今后加强供应链建设仍是重要课题,希望持续推进不断改进。通过从原材料到生产全程在中国国内完成,我们也希望为当地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MUJI进入中国20年来初心始终不变,我们至今依然很重视以顾客为中心。”堀口健太向记者强调,MUJI商品开发时有三大原则,即原材料的选择、工序的改善和包装的简化。但时代改变了顾客也会变化,MUJI也会针对这种变化,在不同发展阶段拿出与之匹配的发展策略,灵活地应对中国市场的变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