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堃阳:富二代缺失创业体验更不宜接班
富二代缺失创业体验更不宜接班
随着中国民企发展30年,很多的民企已经进入到了接班高。孩子不仅是父母血缘的延续,更承载着继承和超越父母事业的期望。曾几何时,“子承父业”,被当作了天经地义。但这一传统正受到现实的严峻挑战,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超过八成二代不愿接班或者是非主动接班,另一个调查显示的是超过六成的民营企业家担心孩子能力不足以接班。代际的互不信赖,让很多社会人士担忧不已,因为未来5-10年我国将进入民企换帅的高潮,如果接班人解决不好,中国的第一代民企将何去何从呢?
民企富二代接班
实际上,家族企业的接班难题,并非中国独有。美国布鲁克林家族企业学院的研究发现,70%的家族企业没有能够传到下一代,80%的不能够传到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的第四代还在经营。但美国的创业激情并没有因此受到抑制,美国的经济也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相反,二代不愿意接班,让该死的家族企业死掉,对社会经济发展倒是一件好事。我国正处于调结构转型的关键期,相当的民企从事的是传统产业,顺应家族企业的规律,未必不也是件好事。
换一种思维,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立的灵魂,都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作为父母,希望“子承父业”的用心可以理解,但父母代替不了孩子,做不了孩子的领航员,只能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协助者。其实,不少不愿意接班的富二代,并非真的不愿意接班,而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尝试够真真的自己,不愿意承受父母光环背后的巨大压力,他们需要一点自我发展的空间,需要真切的自我体验。退一步海阔天空,在这个事必强调创新的时代,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抛弃子承父业的传统思维呢?为什么就不能尊重一下富二代的意愿呢?
富二代不愿意接班,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事业心,而是因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想,如果我们能够因势利导,给予他们振翅高飞的空间,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也许就会成就他们另一番精彩人生。或许,自己创业的企业是死掉了,但一个新的更有生命力的企业却诞生了。小企业变成大企业,大企业变成伟大企业,伟大企业变成长寿企业,世界企业史表明的规律是:打破“代际锁定”,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是不二法门。
实际上,强迫“子承父业”,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一种狭隘的世界观,将企业单纯看作了自己财富积累和人生价值实现的工具。而实际上,企业的成长是一个创造社会财富和福利的过程,更是一个分享快乐的过程。子承父业,是一种选择,但不是唯一选择,根本不需劳烦学者、政府来操心,顺其自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的富二代不应该都是“接二代”,更应该是“创二代”。
下一篇:王堃阳:投与创是一见钟情之后闪婚危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