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边缘化不利于中国经济转型

  A股市场一直被贴着“散户主导的市场”,认为A股市场的非理性行为都是散户所为,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而错上加错的是监管部门据此来治理市场,出台各种歧视性、偏袒机构的政策,美名其曰“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则是驱赶散户离场,将其逼入机构囊中,想以此来提升A股市场机构化的比重。

  从近几年中登公司公布的数据来看,A股持仓账户数在不断下降,其中2012年比2011年减少3.15%,2013年又比2012年降2.39%。过去这两年中国A股市场持股账户的绝对数已经少了308万以上,意味着股市上的投资者数量在下降,是在不断下降。监管部门“驱离散户——机构化”的举措并未凑效,“散户主导型”的市场特征并未改善,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比重也没有得到提升,反而货币式基金和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份额在大幅提升。很显然,目前A股市场的吸引力在严重下降,而且还不如货币式基金,难怪余额宝等理财产品会迅速膨胀,只能怪A股市场信心太弱,投资者亏损比例太高,撤离股市选择相对低风险的产品也在情理之中。之所以“去散户与机构化”没有出现跷跷板,主要是A股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整体也不成熟,投资理念摇摆不定,整体收益太差,而且公募基金只顾收取管理费而不顾投资者的死活,这种缺乏信托责任的机构投资者自然不被中小投资者所接受,况且目前有多种投资渠道和投资产品可以选择,没必要跟股市较劲。

  遗憾的是,监管当局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还在想当然地贴标贴和计划式治理A股市场的行为,其实这种歧视性的监管政策就是市场非理性博弈的原因。一个健康成熟的市场并不事先判断哪一类投资者是健康的,哪一类是非理性的,更没有用制度规则来区别对待,一个理性博弈的市场恰恰是由多种投资行为组合,而非单一的一种投资思维主导,而且每个人不可能都是理性人,只有允许多种投资逻辑博弈才能产生一个相对理性的结果,只有一种投资行为那根本就不是市场,成熟市场的投资者适当性主要是用风险偏好、产品设计和游戏规则来分类,是投资者自愿选择的结果,然后风险自担,而非强制划分理性人和非理性人。一个好的市场环境会让非理性的人变的理性,而一个扭曲和充满投机的市场也会使理性人变的投机,显然是游戏规则和市场环境决定投资行为。当务之急,中国股市更需要一个好的市场环境。比如我们需要营造一个法制化、公正、透明的市场,大家在这里可以公平地去角逐,而且有基础的法律环境来保障市场秩序,对违规者高成本处罚,市场环境才能得以完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才会趋于理性。否则,通过行政划分未必能淘汰非理性的投资者,反而有可能把老实的、弱势的投资者推到门外。因此,我们的监管理念要尽快调整,别总把板子打在散户身上。

  以新股发行制度为例,监管部门在有意偏袒机构投资者,认为机构定价和申购行为相对理性,新股的三高似乎是散户所为,其实这是一个重大的认识误区。他们误以为新股的过度炒作和“三高”是散户非理性追逐而导致,将制度不健全导致的市场弊端全部推给“散户主导的市场”,并错误地认为是机构主导的定价机制不完善,于是一味地偏袒机构投资者。其实,新股发行的“三高”主要是主承销商操控的,由于“直投+保荐”的利益驱动,保荐机构一定会做高发行价、抬高上市价,再加上超额募集还可以获得更多提成和承销费,从而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制造新股发行的“三高”,如果不叫停“直投+保荐”模式,新股发行的“三高”问题会永远存在。但监管部门却视而不见,反而对机构投资者增加了网下配售的比例,让一批“特殊身份”的资金高度垄断一级市场的新股申购,继续让中国股市的一二级市场割裂,新股发行仍将成为某些机构和个人快速猎取财富的渠道。很明显,扭曲的新股分配机制就是歧视性“标贴”造出的恶果,需要尽快修正,否则新股“三高”问题会依然存在。

  当前,监管当局应该把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加快推进市场化和法制化,尽快提升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一个边缘化、弱势的A股市场不利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一个健康有效的股票市场可以在宏观管理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股市是一个很好的财富再分配场所,可以纠正初次分配的两极化,也可以充当管理流动性的场所,在流动性泛滥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股市来吸纳过剩流动性,而不是让发毛的票子兴风作浪,一会炒房、一会炒农产品(000061,股吧);在目前美联储量化宽松退出的状况下,全球流动性有回流美国的趋势,为了避免流动性的暴涨暴跌影响实体经济,一个有吸引力的股票市场可以把准备外流的资金留住,不至于出现大进大出和大起大落,即使股市有些泡沫也总比在熊市中煎熬显得主动。因此,中国要防止股市被边缘化的趋势,随着沪港通、台沪通的开放,中国投资者可供选择的品种在进一步增多,如果A股当局不思进取,A股被边缘化和影子化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在购买A股时不要盲目跟风和追涨杀跌,不要听信股评的推荐,需要认真研究基本面和股价的市场表现,及时捕捉盘面中的各种信号和信息,在适时介入和退出。目前A股市场最佳的策略是趋势性投资,做完一波要尽快出来休息,千万别迷恋上市公司的故事和概念,也不能简单听信业绩、看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中国的很多上市公司业绩有包装的成分,要睁大眼睛,避免踩雷。

上一篇:下一波牛市:制度周期的开启?
下一篇:温鹏春:IPO重启必将继续加剧市场波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