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为何对葛兰素史克丑闻漠不关心
中国当局表示,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GSK)中国公司在管理层授意下大规模行贿。投资者对此漠不关心,GSK的股价没有受到影响。
一个原因是,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调查从去年夏天就浮出水面,当时立即产生了影响—GSK去年第三季度在华药品销售额大跌60%。因此,负面消息可能已经被股价消化了。(第三季度后GSK在华销售额有所回升,或许要感谢疫苗产品的表现,因为与药片或吸入器相比,疫苗销售不太容易受到医生处方的影响。)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投资者认为在华销售没那么重要。2012年GSK在华药品销售额约7亿美元,仅为当年集团总销售额的3%。更可能的情形是,投资者难以估计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因为这方面的披露信息太少。要想找到GSK在中国的营收数据,需要花费好一番功夫,而GSK也不披露在华利润。
这样做的不只GSK一家。跨国药企总把中国市场的潜力挂在嘴上。但在盈利能力方面,它们选择沉默。在这一点上,GSK比同行做得好—至少有营收数字。
诺华(Novartis)和辉瑞(Pfizer)公布在华营收增长数字,但不公布营收额。强生(Johnson and Johnson)公布了2013年在华营收数据(28亿美元),但未公布增长状况。
罗氏(Roche)提供年度营收数据。默克(Merck)与众不同,它的做法值得其他药企仿效:它在季报中定期提供在华营收数据。但在利润方面,默克与其他企业一样沉默。
这些大企业可以辩称,考虑到在其他地区的收入高得多,它们在中国的销售额和利润数据并不那么重要。可它们却又告诉投资者,中国市场对制药行业的未来至关重要。因此,提供一些与投资和回报有关的数据是合理的—特别是考虑到GSK目前的乱局。
下一篇:沙黾农:以1999点迎接上海亚信峰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