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赟:这一回别人又恐惧了 我们该贪婪吗

  近期股市又一次让股民伤透了心。巴菲特提倡“别人恐惧时当贪婪,别人贪婪时当恐惧”,现在确实很多人恐惧,甚至断定中国股市没救了,那么,此时理性的投资者是否应该贪婪呢?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

  股市涨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股票的供求关系,供大于求股市必然下跌,求大于供股市必然上涨。至于宏观经济,事实上跟股市没有直接联系。上个世纪90年代末经济好不好?很不好,可股市却一直涨。2002年-2005年经济好不好?很好,股市却跌得一塌糊涂。前几年美国欧洲经济都不好,股市却表现很不错。所以股市好坏主要取决于资金。况且目前宏观经济数据已经开始好转了,5月份的外贸顺差由负转正,增长了5.4%。虽然有人因进口下降而认为经济衰退,但进口下降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稽查进口大宗商品融资骗贷所致,外贸数据整体还是在增长。5月的PMI也回升至50.8,重返荣枯线以上。虽然这些数据也不是特别强,但股市炒的是预期,经济数据转好代表一个良好的趋势。

  既然股市上涨要靠资金流入,社会资金能否流入股市就很关键,看股市是否能把资金吸引过来。单看社会存量资金好像也不少,中国的广义货币数额很大,但好像并没有多少流入股市。钱都去了哪里?房地产这十几年一直是资本的最爱,还有矿业和影子银行也吸引了大量的资金。不过房地产从年初就一路下滑,很多资金从去年就开始撤离。目前大宗商品价格低迷,政府又严查以金属为主的大宗商品进口融资骗贷,资金也在从这个市场往外撤,矿业作为金属的上游产业也受到冲击。影子银行的业务也不像前两年那么兴旺,连风头最劲的余额宝的收益率也从去年年底的6.79%一路下滑到了4.7%,更别说不少P2P放贷平台老板跑路。就连艺术品等市场也因为政府的反贪行动而萧条了许多。由此可见,社会上钱很多但好的投资方向不多。

  既然炒股是炒预期,那社会上的钱会不会变少?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中,2014年到期需偿还约2.39万亿元,三、四月份有3000多亿城投债到期,大约有5.3万亿信托产品将在二、三季度集中兑付,因此,资金压力甚至大过去年钱荒之前的情况。去年钱荒很大程度是资金外流引起的,今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外汇占款增幅下降。外汇占款是增发货币的重要途径,如外汇占款持续减少,社会上的资金很可能会大幅减少。

  那么有没有增量资金呢?钞票是央行发行的,社会上的钱多少是央行来控制的,所以我们先要看央行的水龙头开的大小。目前来看,央行的水龙头还是越开越大的。央行最近不断通过公开市场业务释放资金,并定向降准,进一步放松银根。上海银行间拆借市场最有代表性的一周拆借利率从5月以来一直保持在4%以下,6月以来更是一直在3.2%以下。

  央行的水龙头开大了,股市是不是一定涨呢?也不一定,关键要看到底能流到股市里多少。以前大部分资金都流到房地产等行业去了,股市缺血。目前,以前吸引资金最多的几个行业都出了些问题,特别信托产品无风险的神话终于打破了,这对股市无疑是一大利好。要是无风险收益一直保持在8%以上,是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去股市上冒风险的。所以,股市外闲钱不少,就是股市没给投资者信心,大家还不敢进来。

  其实信心已经在逐步提升了,首先政府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以前国企垄断的能源、金融甚至军工等行业都开始对民资开放。虽然有人质疑,但市场表现非常热烈,每当某个国企被传要引进民资,其股票多半暴涨。央行多放钱出来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一些重要的行业,因而政府支持的行业股票也会受到投资者追捧。自动化、信息安全、军工、医药、核工业等很多行业都有大资金开始建仓。仔细看看各类股票,大家就会发现,今年权重股下跌并不多,特别是金融房地产和能源类的大盘股,每次大盘下跌的时候都有大资金抄底。今年上半年股市虽然疲软,但面对经济减速、房地产市场下滑、地方债等重磅利空冲击,也没下跌多少。随着偿债高峰期过去,资金面会变得较为宽松,政府的保增长措施的效果也会逐渐显现出来,股市还是大有希望的,不要忘了去年也是“钱荒”过后出现创业板的大涨。

  “别人恐惧时当贪婪”时刻是不是即将到来呢?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行业研究部主任)

上一篇:熊锦秋:警惕创业板出现隐形借壳上市现象
下一篇:巴菲特看好的地热概念在A股如何爆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