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华钎:微刺激初见效,资本盛宴渐浓?
胡华钎,安信期货分析师
我国政府在二季度及时采取的一连串接一连串的“微刺激”政策终于初见成效,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上均有所反映。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6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4%,环比增长0.1%。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19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1%。从图一可以看出,自2008年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重心不断下移,从23%附近总体下滑至目前的12%左右,其中2013年增长重心约为13.4%,而今年上半年月平均增速还不到12.2%。
今年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277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3%,增速比1-5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45%。从项目隶属关系看,1-6月份,中央项目投资9554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1-5月份提高5.9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203217亿元,增长17.5%,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地方债务居高不下和地方财政收入下滑大大地限制了地方政府扩大投资冲动)。其实,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达到预定年度目标的7.5%,且比一季度高出一个百分点,与5、6月份出台一系列的微刺激政策,尤其是中央政府立马加大投资力度密切相关(参见图二)。换个角度看,中国经济增长对政府投资的依赖越来越像吸鸦片一样无法自拔。
相应的,今年上半年,投资对GDP的贡献度主动降至48.5%(主要是房地产市场疲软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下滑),而消费则被动提升至54.4%(消费水平增速逐渐放缓),净出口贡献度为-2.9%,与近几年处于略微为负的状态基本保持一直。图三显示,从2000年以来,消费对GDP的贡献度十年维持在50及其之下的水平,其中有四年在40%以下,近三年也在逐渐减少。 下半年,如果政府维持第二季度的政策刺激的力度,而消费增速继续下滑,那么可以预计今年投资对GDP的贡献度仍将超过消费对GDP的的贡献度。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经济数据来看,目前我国经济止跌企稳依然靠“投资”,尤其是政府加快投资和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总体“消费”状况依旧低迷,增速逐渐下滑。由此,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放缓,经济转型之路似乎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在期货市场上,作为强周期行业,有色金属对我国一贯以来或老掉牙的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刺激政策反映最为迅速且直接,敏感度极佳。如今,沪铜和沪锌等有色金属期货价格月K线已经连续四连阳,沪铜主力合约从46000元/吨连续反弹至51000元/吨附近,涨幅达到11%,而沪锌近期更加疯狂,从14800元/吨快速攀升,一度接近16800元/吨,涨幅达到13.5%。甚至有些投资者发挥海市蜃楼般的超级想象力:有色金属期货市场走势有可能会再度复制2008年中国政府的“四万亿”投资引发的期价“V型”反转行情。不论逻辑是否成立、事情是否发生,一些若隐若现的因素都可以解读为利好有色金属价格。典型例子的如:“厄尔尼诺”天气尚未出现,与之密切相关的农产品(000061,股吧)期货价格也并未反映,却成为了刺激铜价格大涨的重要理由之一。
与此同时,国内相关板块的股票市场也热闹非凡。中金岭南(000060,股吧)、罗平锌电(002114,股吧)、驰宏锌锗(600497,股吧)等股票大涨,甚至江西铜业(600362,股吧)、中国铝业(601600,股吧)等大盘股都出现止跌回升的迹象。当然, 招保万金(招商地产(000024,股吧)、保利地产(600048,股吧)、万科、金地集团(600383,股吧))等房地产板块的股票表现也极其靓丽!
那么,这是国内资本市场上新一轮的“投资盛宴”已然来临的曙光,还是仅为非昙花一现的“投资鸡肋”?
基于坚信中国政府不会重蹈“四万亿”的覆辙、房地产市场虽难以崩盘但陷入萎靡,经济转型之路曲折而艰难以及美联储政策趋紧的渐行渐近,我更倾向于后者,您呢?(本文作者胡华钎系安信期货分析师、和讯评论专栏作者)
下一篇:知名私募大佬激辩2000点“牛市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