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证券市值管理:投行业务低迷,两融业务违规被出警示函
董事会网看来,随着2024财报陆续发布,在证券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效应加剧的竞争格局下,区域性中小券商如何通过市值管理实现突围,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作为江苏省属重要上市券商,南京证券2024年以营收净利双增的业绩展现出复苏势头,自营业务的高弹性与分红政策的优化为其赢得阶段性市场认可。但深入剖析可见,过度依赖自营投资的业绩结构、长期低迷的投行业务,以及频发的治理风险事件、被监管部门因融资融券业务违规出具警示函,仍在制约其估值修复。本文基于2024年经营数据与市值管理实践,解析南京证券在业绩增长与价值创造间的平衡之道,并探讨区域性券商在行业变局中的破局路径。
一、2024年业绩:自营业务驱动增长,结构性矛盾存在
董事会网观察到,2024年,南京证券交出了一份营收与净利润双增的成绩单。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47亿元,同比增长27.12%;归母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增长47.95%。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自营投资业务的大幅提升,其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计同比增长143.48%,贡献了核心业绩增量。此外,经纪业务与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分别增长24.84%和23.24%,显示出一定韧性。
然而,业绩增长背后存在显著的结构性隐忧:
1. 自营业务依赖度过高:自营业务收入占营收比重达51.7%(以证券投资业务16.28亿元计算),过度依赖市场波动性强的自营投资,导致业绩稳定性不足。2022年公司净利润曾因市场波动骤降33.93%,2024年虽反弹,但业务结构未根本改善。
2. 投行业务持续疲软:投行业务收入仅1.88亿元,同比增幅17.03%,远低于行业头部券商。历史遗留问题如2012年“新大地造假案”导致投行业务长期低迷,2024年保荐项目数量仍较少,且持续督导的17家IPO及再融资公司中,超40%出现信披违规等问题,暴露内控不足。
3. 利息净收入下滑: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1.61%,反映资本中介业务竞争力不足,与行业头部券商差距拉大。
二、市值管理:政策响应积极,市场信心正修复
(一)成绩方面:
1. 分红机制优化:2024年实施现金分红2.95亿元,占净利润比例47.11%,并承诺优先采用现金分红方式回馈股东,响应监管“提升投资者回报”的号召。
2. 业务多元化尝试:推动资管业务规模增至143.70亿元,布局现金管理、固收增强等产品线,探索差异化竞争路径。
3. 风控措施升级:2024年10月率先对信用账户实施个股持仓集中度限制(单只个股持仓不得超过70%),防范爆仓风险,成为行业风控标杆。
(二)不足方面:
1. 股价长期低迷:自2020年股价高点19.84元/股持续下跌,2024年末股价徘徊于8.4元/股,市值较峰值缩水近六成,反映市场对其长期成长性信心不足。 截止2025年4月24日中午,目前股价仅7.72元,市值284亿元。
2. 投资者沟通不足:尽管制定分红政策,但对业务结构单一、投行业务风险等关键问题披露不足,导致估值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 股东稳定性隐患:原董事长步国旬因违纪被查,叠加股东南京国资体系内多名高管涉案,引发市场对治理合规性的担忧。
4. 内部合规性运营问题突出:2024年7月,证监部门对南京证券宁波锦寓路证券营业部出具警示函,指出其在融资融券业务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客户适当性管理缺失:未全面了解客户的财产收入状况、风险偏好及损失承受能力,违反审慎履职原则。岗位分离不合规:营销人员在两融业务佣金设置中,未有效分离不相容岗位(如营销与合规风控岗位混同),违反《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规定。此次违规是2024年南京证券首次被采取监管措施,也是年内首家因岗位分离问题被处罚的券商。
三、现任高管层:战略延续性与挑战
南京证券高管薪酬总额方面,现任及离任董监高税前总报酬达1235.29万元,较上年增加60.25万元,增幅5.12%。具体来看,董事长李剑锋、总裁夏宏建双双获9万元加薪,年薪升至77.79万元。
1、董事长李剑锋:
- 履历与成绩:出生于1965年10月,今年将满60岁。自2021年接任董事长,李剑锋推动南京证券完成43.75亿元定增,资本实力提升至行业前30名;主导财富管理转型,2024年客户金融产品保有规模增长31.59%。
- 挑战:任期内业绩波动显著,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3.93%,2024年虽复苏,但投行业务短板未突破,战略执行力仍在路上。
2、董事会秘书徐晓云:
- 角色定位:主导投资者关系管理与信息披露,2024年推动分红方案落地,但未有效改善市场沟通深度,对股价低迷、股权质押风险等敏感问题回应不足。
四、未来提升方向:夯实基本面与市值管理创新
1. 优化业务结构,降低波动风险
- 减少自营依赖:加强投研能力,探索量化对冲等非方向性投资;
- 重振投行业务:聚焦区域经济(如江苏省科创企业),打造“精品投行”品牌,弥补历史声誉损失;
- 发力财富管理:深化基金投顾业务,提升高净值客户服务能力,形成稳定收入来源。
2. 强化合规与治理透明度
- 完善持续督导机制,避免投行业务风险事件重演;
- 定期披露业务转型进展,增强ESG信息披露,提升机构投资者信心。
3. 创新市值管理工具
- 探索股份回购:在股价低迷时启动回购计划,传递管理层信心;
- 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缓解国资股东频繁涉案带来的负面影响。
4. 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
- 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针对股价波动、业务风险等举办专题说明会;
- 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信息披露时效性,增强中小股东参与感。
董事会网看来,南京证券2024年的业绩复苏与市值管理举措体现了区域券商的转型努力,但其过度依赖自营业务、投行短板及治理风险仍是制约长期价值的关键因素。
未来,公司需在战略聚焦、治理优化与投资者沟通上持续发力,方能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增长,强化资本市场信心,进一步提升股价与市值。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