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融科技奶油大师新烦恼:年营收10亿,在建项目被迫延期
董事会网观察到,海融科技发布2024年报信息,通过全球化布局、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实现了业绩增长,但需警惕环比增速放缓、应收账款风险及海外市场不确定性。未来需强化成本管控、深化新兴市场渗透,并持续投入研发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在建项目的规模缩减与延期,让市场对其后期增长产生疑虑。
一、2024年业绩表现:营收增长,利润结构待优化
董事会网查阅2024年财报,海融科技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87亿元,同比增长13.89%;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23.78%,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9.98%,显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尚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42.56%,达1.72亿元,反映业务造血能力增强。
1、全球化战略成效初显。
海外市场营收2.16亿元,同比增长16.78%,占总营收19.86%,印度市场产能提升至3.5万吨/年,覆盖南亚及东南亚地区,并通过360余家经销商网络服务超3000家客户。新增菲律宾、土耳其等海外子公司,并加速布局欧洲市场,全球化供应链能力提升。
2、产品创新与健康化趋势引领。
推出“4个0”乳基产品(0植脂末、0奶精、0氢化油、0反式脂肪)及高蛋白鲜醇厚乳,满足健康消费需求;植物基产品(如飞蛋坚果奶油)助力低碳转型。研发投入3646万元,同比增长17.15%,新增多项专利技术。
3、渠道与品牌建设突破。
国内拥有900多家经销商,覆盖烘焙、餐饮、食品工业等多领域,并推出“大眼萌鹰”IP强化品牌影响力。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供应链效率,实现原料采购、生产、物流全链条降本增效。
二、主要不足与风险
1、净利润环比增速放缓
尽管净利润同比增长23.78%,但第四季度环比下降0.13%,扣非净利润环比降0.28%,显示短期增长动力承压。
2、应收账款风险凸显
应收账款/营业收入比值从2022年的4.3%增至2024年的8.98%,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下降35.27%,存在回款压力及坏账风险。
3、原材料价格波动与成本压力
原材料(如油脂、稀奶油)成本占比较高,若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可能侵蚀利润空间。尽管研发费用增长17.15%,但行业技术迭代加速,需持续加码研发以维持技术壁垒,避免被竞争对手超越。
4、投资活动现金流承压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67亿元,主要用于结构性存款和固定资产扩建,需关注长期收益合理性及资金链稳定性。
5、市场压力大,项目被迫延期
随着奶油市场竞争越发激烈,2024年海融因成本压力与市场情况,被迫调整募投项目,变更“果酱扩产和升级建设项目”“冷冻烘焙工厂建设项目”“科技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冷藏库建设项目”的投资总额及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使得市场对其后期增长产生疑虑。
三、市值管理:分红回购提振信心,机构参与度待提升
(一)核心举措与成效:
1. 分红与回购:2024年推出10转4派4元的分红预案,累计派现超1.4亿元,并回购121.56万股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增强股东回报。
2. 投资者关系:通过互动易平台、业绩说明会等渠道与投资者沟通,2024年回复投资者提问超200条,提升信息透明度。
3. 估值修复:滚动市盈率29.49倍,低于食品饮料行业平均39.99倍,但高于行业中值30.04倍,股价年内波动较大(24.05-42.64元),市值在31.86亿-32.67亿元区间震荡。截止2025年4月25日,市值仅31亿,属于中小盘股。
(二)不足与挑战:
1. 机构参与度低: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机构持股比例不足5%,中国太保等机构虽新进但持股分散,市场定价权较弱。
2. 资金流向承压:2024年主力资金净流出1733.21万元,反映部分投资者对业绩持续性存疑。
3. 行业估值压制:烘焙原料行业竞争加剧,新茶饮供应链企业估值普遍承压,公司市盈率较2021年高点(超60倍)下滑显著。
四、管理层与公司治理:家族控股主导,董秘专业化待提升
(一)核心管理层:
- 董事长黄海晓:53岁,硕士学历,2021年起任职,主导公司“科技引领、研发驱动”战略,推动印度工厂智能化改造及植物基产品研发。
- 总经理黄海瑚:55岁,黄海晓之兄,负责供应链管理,2024年推进华南生产基地投产,产能提升30%。
- 董秘庄涛:4年半上市公司董秘经验,2021年加入海融科技,年薪100万元,主导投资者关系管理,但未参与过再融资项目,资本运作经验有限。
(二)治理特点:
1. 家族控股:黄海晓、黄海瑚合计持股18%,股权集中度较高,决策效率与风险控制需平衡。
2. 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3646万元,同比增长17.15%,拥有60多项专利,但研发强度(3.35%)低于行业龙头立高食品(4.2%)。
五、未来提升方向:全球化与健康化双轮驱动
战略路径:
1. 产品创新:
- 聚焦植物基奶油、零反式脂肪产品,2025年计划推出“飞青花系列”高端奶油,抢占健康食品市场。
- 利用AI技术优化研发流程,目标将新品研发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12个月。
2. 市场拓展:
- 海外市场:2024年印度工厂产能提升至3.5万吨/年,计划进入俄罗斯、欧洲市场,目标2025年海外营收占比突破25%。
- 国内渠道:下沉三四线城市,2024年新增经销商80家,覆盖烘焙门店超3000家。
3. 市值管理:
- 优化股东结构:引入战略投资者,计划2025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用于东南亚供应链建设。
- 强化ESG披露:发布首份ESG报告,重点披露碳排放、可持续采购等数据,吸引ESG基金关注。
4. 风险对冲:
- 原材料套期保值:2024年对棕榈油等大宗商品进行10%的期货对冲,降低成本波动风险。
- 供应链冗余:在菲律宾、马来西亚设立区域仓,缩短交货周期至72小时,提升客户响应速度。
董事会网看来,海融科技短期承压与长期潜力并存,2024年业绩增长稳健,但市值管理受制于行业估值压制与机构参与度不足。未来需通过产品高端化、市场全球化及ESG治理提升,逐步实现从“区域龙头”到“全球烘焙原料服务商”的转型。
海融科技若能在健康化趋势中抢占先机,并有效吸引长期资本,公司市值有望与业绩增长形成良性循环。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会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会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